我明顯帶了錯誤預設入場看《超犀女王》(Promising Young Woman)。當初看trailer,以為是那類「Rape and Revenge Film」——好彩,不是。
撰文:月巴氏
一直討厭「Rape and Revenge Film」。顧名思義,這一類戲的故事主線,離不開描述一個遭受性暴力的女性,怎樣向臭男人報復;這復仇過程,通常會帶來一種似乎正義得以彰顯的痛快,但要得到這種痛快,前設必然是那名女主角經歷過一場(甚或多場)摧毀身心的慘劇,我們作為觀眾,其實在旁觀這場慘劇。講到尾,剝削。
艾美露芬諾(Emerald Fennell)沒有拍出那場影響Cassie一生的強姦。嘉莉慕萊根(Carey Mulligan)飾演的Cassie,其實不是受害者,真正受害者是她好友Nina,一個由始至終都沒有在戲裏出現的人,她的名字,只能存在於Cassie的口述和記憶,而世人都似乎忘記了她——說「似乎」,是因為很多人其實記得,只是不想去記,盡力避談。Nina,醫學院學生,在一場Party飲到爛醉,被「執屍」。
事後,Cassie要為好友討回公道,但系方懶理,那個負責「執屍」的人,是前程似錦高材生,加上有專業律師協助,一場發生在Nina身體和心靈上的慘劇,被看待成一齣偶然犯禁出錯的青春劇,不了了之;最後,Nina走了,Cassie退學了。這件事,最後沒有任何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唯一被認為有責任的人,是Nina這名受害人,因為她竟然容許自己飲酒,而且縱容自己不節制地狂飲。Blame the victim,簡直是人類一項免責的偉大發明。
其實我不想寫「Rape」、「性侵」、「強姦」這些字眼,但在上面幾段,還是出現了,反觀《超犀女王》,「Rape」和「Sexual Assault」由始至終都沒有被寫進對白,那宗慘劇只是含蓄地,隱隱然存在,唯獨Cassie一個,被這件似乎沒有人再記得的事影響一生:她沒有朋友,朝早,在一間咖啡店打沒有前途的工,入夜,就在夜店扮醉,等待好心男人上前「執屍」,到關鍵時刻就讓對方知道自己根本一直清醒。不能再快樂的Cassie,重遇已成為兒科醫生的同學Ryan,她試圖讓自己做回一個正常女人,正常地享受男人的愛,直至在Ryan口中得知當年那個終結Nina一生的賤人原來準備結婚,她決定報仇。
要注意,這不是一齣純粹呼應「#MeToo」事件而一味叫你仇視男人的出氣片,艾美露芬諾真正要說的是,「執屍」的男人固然可恨,世上一班闊佬懶理的旁觀者以及blame the victim的女性,同樣有罪。如果你已入場看了,對於ending,很難不覺得心悒,但又有少少痛快;返本歸初,艾美露芬諾原來打算交代到Cassie悲劇下場便讓故事完結,作惡的人,繼續得不到應有懲罰,繼續享受生活的快樂和職業身份所帶來的榮譽,好彩最後她修改了結局——只是現實裏,作惡的人沒有罪,沒有罰,仲活得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