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觀塘重建計劃影響的裕民坊一帶,仍有三檔戶主拒絕遷出,執達吏早前到場收回其中一名佔用人的舖位後,涉事的六旬店主曾危坐裕民坊天台欲「死控」市建局。該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在網誌強調,整個收回構築物過程合法合理,重申會繼續收回餘下的違例構築物,呼籲其餘佔用人盡快接受津貼遷出,又指該局已在毗鄰新商場「裕民里」預留合適舖位予佔用人搬遷。
有批評指執達吏當日的收舖行動突然,韋志成解釋,高等法院去年10月裁決政府可收回裕民坊的構築物後,市建局已以不同途徑向餘下四名佔用人交代收地安排,該局向佔用人發出的最後遷出通知在3月初屆滿,之後交予執達吏按收樓令取回構築物管有權。他強調整個行動按收樓令執行,程序與其他發展項目無異。
韋志成強調,裕民坊餘下違例構築物的收回行動會繼續,呼籲佔用人在執達主任收回構築物的期限前,接受津貼遷出;亦已於毗鄰新商場內的「裕民里」預留合適舖位予佔用人回遷復業。
韋志成又提到,有構築物佔用人認為搬遷方案的津貼水平不足,未能反映構築物「市值」,但他指那些沒有註冊業權、違反地契的構築物,是昔日裕民坊的小販,在私人樓宇地下的公眾通道或樓宇外牆地方搭建,沒有註冊業權,形容在市場上沒有市值。他強調,市建局制訂特別搬遷方案時,已從體恤角度出發。市建局會為回遷戶提供半年免租期,其後作市值一半的優惠租金及寬減一半管理費,為期三年,並透露15個回遷戶中, 五戶已開業。
不過,協助留守商戶的「活在觀塘」負責人馮炳德批評,韋志成該番說法是以收樓令威脅,商戶根本「冇得揀」,又表示其餘三戶至今仍不滿賠償拒絕離開。他又指,當局聲稱容許商戶遷到新商場,但「嗰度舖租咁貴,根本捱唔得耐」,有遷到新商場的商戶透露限制多多,又要一擲數十萬元裝修費用等,他質疑即使商戶搬遷亦難以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