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賣平台客人「呃餐」招數無所不用其極,當中除涉及顧客,外賣員亦牽涉其中。有外賣員大爆呃錢呃食陰招,包括私吞外賣,更會與顧客串通,以「地址錯誤」或「找不到客人」為由取消定單,卻將餐點半價分賬,實行袋袋平安。
在兩大外賣平台做兼職外賣員的Peter,入行兩年見盡「呃餐」奇招,不少行家會因餐點吸引,或臨近下班時間偷餐「醫肚」,「啱胃口就會咁做,咪扮打瀉,自己就有個餐食」。
此外,亦有客人以假電話及假地址在foodpanda開賬戶,點餐時選擇貨到付款,其後客人竟在餐廳外等候外賣員直接取餐,並支付餐點一半價錢,只要外賣員向公司謊報「地址錯誤」或「找不到客人」就可取消定單,然後直接將餐交給他。
由於定單取消後,外賣員大都可以「自行處理」餐點,半份餐費袋袋平安,客人又有「便宜飯」食,創造雙贏局面。Peter稱,行內不少外賣員每幾日便遇到一次這類「枱底交易」,每張單袋100至200元。
台式餐廳負責人Chris直言,近個半月「漏餐」或「外賣消失」情況嚴重,由過去一個月只有一至兩次,現時卻增加至少一倍。有外賣員取餐後,多個小時才將餐點放回餐廳或直接失蹤,客人聯絡平台和外賣員不果,通常致電餐廳了解。
有客人日前透過外賣平台訂兩份餐,合共280多元,外賣員從未現身,其後他卻收到外賣員抵達並已送餐訊息。他隨即經平台聯絡客戶服務,可惜毫無反應。無計可施下,客人只能問餐廳,惟獲告知早已出餐,最後外賣員「失蹤」,估計外賣已被私吞。他批評外賣平台沒一個快而準的渠道為客人解決問題,終難為客人。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外賣平台難以監察外賣員行為,就算有GPS追蹤,亦只能顯示外賣員的平面位置,難以得知是否上樓。當客人及外賣員各執一詞,平台難以考究誰是誰非,調查成本及時間相對高,外賣平台寧退款了事。相信不少人看準這漏洞,濫用退款機制。他建議,外賣平台可增設簽收機制,着外賣員及客人交收時掃二維碼,或簽名作實,最少可保證客人有收到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