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掀起配股潮,多間上市公司大舉從市場集資,4月單計三大中資藍籌股包括騰訊(700)、美團(3690)及安踏體育(2020),已抽水1,758.7億元;本報統計近期十大配股的中資股,本月集資規模總額為1,904億元,而公佈配股後的升跌表現不一,美團因獲騰訊認購支持,股價企硬;而安踏體育則因大股東減持,被市場看淡,股價隨即大跌。
三大配股藍籌中,騰訊被南非大股東Naspers減持,以配售舊股減持最多1.9189億股,涉資1,100億元;美團則創港股歷來最大規模上市後配股集資,連同騰訊另外認購4億美元,配股集資額達543億元,擬用於自動駕駛配送車等技術創新;安踏體育則被主席丁世忠等持有的安踏國際,以配售舊股方式減持共8,800萬股,集資逾115億元。
其他中資股亦密密配股,中國燃氣(384)集資逾115億元,心動(2400)及建滔集團(148)分別集資11億元,滙量科技(1860)集資4.25億元以加強SaaS及業務佈局;規模較小的企業如陽光紙業(2002)、蓮和醫療(928)、透雲科技(1332)等亦集資至少千萬元。
中燃、陽光紙業、透雲及建滔配股後的沽壓仍重,安踏則大跌後獲北水支持回升,而騰訊、美團股價則企硬,蓮和醫療上周五更曾升逾30%,收報亦升7.66%。
港股被中資當提款機般抽水,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配股反映疫情之下企業真的有資金需求,但不一定代表負面消息,例如美團新業務蝕錢,故股東便趁股價反彈套現,而配股或股東減持亦不一定代表股價已見頂,只是其中一項參考後市的指標。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稱,美團、騰訊等新經濟股成功獲大額承接股份,股價亦相當硬淨,可見大戶絕非看淡後市,同時預示中期升浪幅度強勁。雖然配售股短線會整固,不宜投機炒作,但中長線則可撈貨,「港股短期31183點已見頂,但中期完全未見頂,更高指數喺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