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超級聯賽(ESL)之議,不是今個星期才開始的,12豪門其實一年多以來,斷斷續續地於幕後商討,只是在上星期六,ESL成立的消息,已開始外洩,歐洲足協會長打電話給祖雲達斯會長求證,祖雲達斯否認之,但到了4月19號星期一,紙包不住火,才由皇馬會長佩雷斯正式宣佈成立歐超聯。
ESL引爆歐洲怒火,輿論、球員、教練領隊以至大牌球星、一般球員,紛紛反對,英國首相約翰遜甚至聲言會動用一切政府手段去禁止英超六大豪門加入ESL。群情洶湧之下,英超六隊首先宣佈退出,佩雷斯還口硬,聲言各隊簽署的ESL合約有法律約束力,可能向英超六隊處罰巨款,但其後馬體會、AC及國際米蘭也宣佈退出,ESL潰不成軍,遂告胎死腹中。
歐洲球壇ESL風暴,幾天之內破滅,充份凸顯了歐美體育文化衝突,美國模式的體育營運難以在歐洲推行。美國四大體育聯賽其實是一個封閉式特許權(Franchise)系統,各聯賽沒有升降班制度,每季包尾大幡的球會來季仍然可以出賽,分取電視轉播費,不愁虧本,根本沒有爛球會退出,新球會加入,必須在取得聯賽內各舊有隊伍的班主同意,稱為Expansion Team,像爭取特許經營權一樣,付出代價後,年年有錢收,靜待franchise value上升。 利物浦大股東Henry、曼聯大股東Glazer家族、阿仙奴大股東Kroenke在美國分別擁有美式足球、棒球隊伍,是體育大亨,覺得在英國經營體育生意,卻可以受聯賽成績影響,以至收益起伏不定,很沒有道理。像阿仙奴,今季英超成績差,只屬中游隊伍,來季肯定無望參加歐聯歐霸,除非今年五月贏得歐霸冠軍,對Kroenke來說,是美式體育無法想像的事。
歐洲ESL其實就是NFL美國NBA的歐洲版本,貪婪受財困的歐洲足球豪門易受吸引,祖雲達斯的會長,是快意工業集團的新一代接班人,已沒有了父執輩對足球的熱情,只顧從足球賺錢。想不到歐洲足球已有百多年歷史,植根於工人階級和不同的城鎮,百多年來講求小可勝大,弱可勝強的體育精神,雖然近30年來飽受商業文化侵蝕,仍然存於普羅球迷心中。美式體育的商業模式欲在歐洲推行,一交鋒便潰不成軍,歐美體育文化,始終存在一個大西洋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