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位表明因拒絕宣誓而辭去區議員一職的元朗區議員杜嘉倫(圖),政府昨刊憲宣佈,杜的錦綉花園選區議席出缺,下月1日正式懸空。杜嘉倫認為,在當今政治大環境下,已沒能力及辦法在區議會平台反映市民意見,故不會戀棧。他指,日後的選舉不再公平,祝福仍會參選的人,坦言自己沒智慧去理解未來的選舉制度。
曾為傘後組織「基督徒社關團契」成員的杜嘉倫2015年以逾1,800票,擊敗扎根錦綉花園超過20年的民建聯邱帶娣,成為當時該區五位民主派議員之一。杜嘉倫認為,上屆區議會可以討論的議題闊很多,印象中沒有被民政處DQ議題或更改會議紀錄;但自2019年區選換屆一年多,無論政治、地區議題均被民政處阻撓甚至扭曲民意。
杜嘉倫以規劃署早前無視區議會全體議員反對,欲強推元朗17億天價行人天橋第二期工程為例,批評政府一方面聲稱諮詢區議會意見,卻沒有誠意聆聽,「呢個例子證明,區議會嘅無能程度比『橡皮圖章』更差」。
民主派自前年光復區議會後,民政專員多次拉隊離場、秘書處涉擅改會議紀錄,形同架空區議會職能,而修訂宣誓條例則有如在民主派議員身上圈上緊箍咒,他不接受政府這種「僭建」。杜嘉倫更形容,在當今政治大環境下,既已沒能力及辦法在區議會反映意見,「咁我就唔會喺呢度戀棧」。
如今辭去職位,是否等同將這個得來不易的席位向建制派拱手相讓?杜嘉倫稱,仍希望有選舉,但他提醒有意參選的同路人,要清楚知道在「踢甚麼波」,參與的是甚麼制度。
至於立法會選舉,杜更指,負責審查候選人背景的資審會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更毋須對參選人解釋:「你覺得呢場波係公平嗎?你覺得呢場波仲可以達到你想要嘅結果嗎?如果有人話我知可以,我會祝福他,(但)我沒有這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