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網友傳來鏈結,緊張兮兮告知:「梁振英點你名,點算?」我冒着拉低智商的風險點進去看看。
原來4月20日和21日,梁振英好像某些人打了科興針一樣,興奮若狂,連環在Facebook公佈一個開心大發現:「蘋果日報轉軚,不敢再堅持用『#武漢肺炎』,全面改用#COVID-19,瞬即在一眾蘋果的專欄作者之間發揮巨大的寒蟬效應,最近3個月用『武漢肺炎』或『武肺』的 #蘋果專欄作者全部跟著轉軚。」
梁先生點我名,指我是近月用過「武漢肺炎」的作者之一。我知道回應他是非常無聊,但為了留下歷史紀錄,只好勉強講幾句。
一、梁先生前一帖才言之鑿鑿,聲稱蘋果專欄作者「全部」轉軚,殊不知後面卻有一帖:「今天的蘋果日報剩下一名專欄作者『抗命』,繼續用『武漢肺炎』四個字,這人是 #高慧然。」原來「全部」意思不是「全部」,長知識了。明顯自相矛盾,不知所云,梁先生仍然若無其事,未免太侮辱梁粉智商。
二、蘋果沒再用「武漢肺炎」,我是看了蘋果廣告統計員帖文才知道的,何來「跟著轉軚」?前幾天本欄寫抗癌、Thomas More、馬雲、懼內、法官,一概與疫症無關,「轉軚」從何說起,有什麼事實根據?梁先生問過蘋果「全部」專欄作者沒有?
我作為當事人,相信有資格戳穿梁振英的謊言:專欄寫了六年,我從未收過任何明示暗示,說什麼字眼可寫,什麼不可,所謂「跟著轉軚」根本是無稽之談,是假消息。當然,做慣奴才的人,一輩子只懂得「跟着轉軚」,就以為全世界一樣,奴性限制想像,我理解。
三、「國家領導人」必須謹言慎行,但梁先生容許自己的帖文一而再犯下如上所述的低級錯誤,被人一戳即破,有沒有考慮國家的利益呢?梁先生發了這麼多帖文,大肆宣揚媒體的恐懼,讓國際社會知道香港的新聞從業員很害怕,專欄作家很害怕——我真係好驚,現在考慮按梁先生提示「轉軚」——豈非予人口實,讓西方列強更理直氣壯圍堵中國?
最後,讓我提一提梁先生:台灣政府還在用「武漢肺炎」四字,您是否堅決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