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 - 杜杜

復活 - 杜杜

在聖佐治教堂舉行的菲臘親王葬禮完成之後,他的靈柩藉着電動機關緩緩的滑下十六呎深的皇家地下墓穴;這裏並非是他的長眠安息之地;他只是在此等候,待伊莉沙白二世和他重聚,然後再合葬於佐治六世的紀念教堂裏面。坎特伯雷大主教在結束儀式時宣布菲臘親王的遺體將靜候復活。

帝王的遺體就有那麼珍貴,受到極為慎密周詳華美的安置,但是和埃及的金字塔和木乃伊比較,立即小巫見大巫。帝王對自己遺體的重視,似乎認可這一信念:世界末日審判之時,那復活了的肉身和現在的肉身連貫相通,二而為一。

對於信徒來說,每一副肉身都有它的尊嚴和尊貴,因為每個信徒的肉身都是基督肉身的一部份。佛教稱肉身為臭皮囊,視死亡為大解脫,因為人一死,就把肉身這個包袱掉了,不再回顧。但是天主教的信經裏面有「我信肉身之復活」;這給我帶來了長期的困擾和許多的疑問。中世紀神學家聖湯瑪士阿奎那說一個完整的人乃是靈魂和肉身不可分割的組合,因此復活也是肉身和靈魂的復活。教宗庇護十二世在一九五零年正式宣布了「聖母升天」的信條:聖母瑪利亞在完成了她在塵世的日子之後,靈魂肉身同時升天。這一信條亦即肯定了肉身的神聖和重要。這裏教宗庇護十二世沒有直接說明聖母是否先經歷過死亡,然後再復活升天。而且聖母升天前後的肉身是否一以貫之,還是有所不同?

看新約,復活後的基督和墓穴中的基督是連貫的:墓穴已經空了,復活的基督身上仍然帶有十字架上承受了的五道傷痕。基督甚至在海邊向門徒顯現之後一同吃魚。但是基督同時又具有穿牆越壁的神力。瑪利抹達琳初見復活的基督,並沒有把他認出來。基督甚至對她說:「不要觸摸我,因為我還沒有升天去我的父那裏。」可見復活了的基督又和先前不同。

新約裏面基督行了三個起死回生的神蹟:拿因城寡婦的兒子,睚魯的女兒,和伯大尼村的拉撒路。拉撒路的復活最神奇,因為他的屍身已經發臭了。但是拉撒路復活之後再也沒有消息了;有的是神秘的沈默。至於睚魯的女兒,基督說:「她並沒有死去,只是睡着了。」死亡不過是另一層次的睡眠。既然我們每天夜裏和早上都經歷過一次迷你的死亡和復活,那麼真正的死亡和復活也並非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