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共和兩黨重量級議員背書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昨日高票通過《戰略競爭法案》(下稱法案)。法案直斥中國的威權統治剝削人權,外交則顯侵略性,並在各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對抗中共在全球的不良影響,同時斥巨資發展印太同盟網,勢令美國抗華更加系統化及具體化。
法案昨日以21票贊成、1票反對高票通過,顯示民主共和兩黨的高度共識。法案可謂美國近年來最重大的抗中法案,其內容繁複,合共五大章節281頁。法案開宗明義批評中國對內威權,對外具侵略性,美國需重新審視對華戰略,以維護領導地位及維繫全球秩序。內文針對中國掠奪式經濟行徑、惡意影響力攻擊、數碼威權、軍事擴張、對港疆藏的壓迫等問題,提出多項強硬的應對措施。法案提到中國在港實施國安法以來,嚴重破壞香港的自治,故建議明年向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局,提供1,000萬美元(約7,600萬港元)以促進香港的民主。
在〈對抗中國的惡質影響力〉一節,法案提出於2022至2026年期間,向「對抗中國影響力基金」每年撥款三億美元(約23億港元),對抗中共在全球的不良影響。面對中共的媒體戰,法案也計劃同一期間,向美國國際媒體署(即美國之音與自由亞洲電台的上級單位)每年撥款一億美元(約7.78億港元),供美方資助支持駐外媒體、建立獨立媒體、對抗假訊息,並投資有關能規避言論審查技術的計劃。這章節甚至被形容為美國的「反統戰法」。
法案希望美國將中國因素作為整個美國政府的優先考慮,甚至要求聯邦部門和機構指定一名副部長或以上級別的官員,針對華盛頓與北京的戰略競爭協調政策,聯邦預算也應該跟中國競爭的戰略保持一致。法案倡議,2022至2027財政年度期間,每年撥款1,500萬美元(約1.16億港元),協助美國企業撤出中國市場。法案另推動美洲開發銀行增資800億美元(約6,200億港元),反擊中國在中南美洲擴大影響力的借貸佈局,也將投入一億美元協助新興市場興建數位基礎建設,促進美國的技術出口,此舉顯然衝着中國的5G佈局而來。
面對中國積極擴張軍事武力,尤其是對台的強硬舉措,法案認為印太區域軍事平衡越來越不利於美國,也直言北京當局擺平香港事務後,將加快對台行動的時間表,統一台灣是中共達成區域霸權野心的關鍵一步,「防衞台灣變得更加迫在眉睫」。法案稱台灣是維繫「大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要素,「也攸關美國重要國家安全利益」,故應定期對台軍售,及積極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同時罕見主張美方應給予台灣與他國政府同等待遇。台灣外交部發言稱,法案包含多項友台措施,台灣表示歡迎與感謝。
中國外交部則批評法案嚴重歪曲事實,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則針對美台關係炮轟,認為法案涉台條款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向台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又稱香港新疆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干涉。中共喉舌《環球時報》也法案企圖使美中關係朝着「徹底競爭與完全對抗」方向發展。
美國參議院/全國人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