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7人因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早前批准李予信及施德來保釋,但不准譚文豪及徐子見保釋,昨頒下書面理據。杜官指,譚文豪曾聯署呼籲制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更屢獲邀與美國領事會面,有一定影響力。徐子見則被律政司指散播虛假訊息,聲稱有大批軍車進入香港或限制新聞自由,製造恐慌兼引起憎恨,杜官直言關注徐的言論,最終不准兩人保釋。
判詞引述律政司的指控,指四人參與「35+」民主派初選,企圖奪取議會控制權,並以否決財政預算案為手段,迫使行政長官下台。譚文豪前年9月曾聯署去信美國國會議員,籲盡快訂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縱使代表譚的資深大狀蔡維邦力陳,該聯署是在國安法生效前作出,且譚在內地有置業,可見不是「攬炒派」。譚辭任議員後全力專注家庭及事業,雖三度獲邀與美國領事館職員會面,但他從沒應約;惟律政司質疑,美國領事邀請譚「catch up」,可見在外國勢力眼中,他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徐子見則被律政司引述其YouTube片段指控散播虛假資訊,包括聲稱有大批載有電波干擾器的軍車由內地來港,擔心正進行一個等同六四事件的軍事行動。律政司指徐以煽動態度作無根據推測,製造恐慌兼引起憎恨。杜官表示關注徐的言論,經考慮後不准譚、徐兩人保釋,認為沒有充足理由相信兩人在保釋期間,不會再犯危害國安的行為。
李予信及施德來獲准保釋,杜官接納辯方陳詞指,李擔任區議員期間曾多次與不同的政府部門合作,服務社區;自從李在初選落敗後,除提名他人參選外,沒有公開發表或作出與初選協議有關的言論或行為。
杜官另引述辯方陳詞,接納施自初選落敗後,一直專注地區工作,尤其在疫情期間服務社區,過往亦多次與政府不同部門合作;再者,施並不富有,一直扎根香港,不但沒有潛逃風險,更不會再犯危害國安的行為。杜官最終批准兩人保釋。
47人之中,至今僅11人獲准保釋,餘下需還柙至5月31日再訊。其中吳敏兒下月7日將到高院申請保釋。
案件編號:HCCP114、115、120、1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