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八科滲國安教育

中小學八科滲國安教育

【本報訊】國安教育無孔不入,教育局再推出中小學八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文件,當中有五個科目設內地考察,主要涉大灣區。大部份科目都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如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BAFS)需學生明白如不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中港兩地就不能互惠互利。

中文、科技教育、BAFS、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學、化學和物理科的國家安全教育框架出爐。當中五個科目設內地考察或交流,如物理科會安排學生到深圳市大亞灣核電廠參觀。

小一至中六都必修的中文科方面,小學生要了解國家優秀的文化傳統,認同維護文化安全是維繫國家、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礎。他們需學習名人傳記,培養家國情懷,並建議舉辦普通話講故事比賽。

企業會計科:國安助中港互利

高中BAFS則要學生了解特區政府在維護經濟安全中扮演的角色,明白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唇齒相依,「如不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兩地就不能達致共同推進發展、 互惠互利的目標」。

高中的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要求在「詮釋資訊的技巧」課題中,學習作負責任的網絡使用者,如以傳染病為例,教學生要參考具權威的來源,負責任地分享健康資訊,以免輕率轉發不正確資訊,影響抗疫工作。

教育局範例列出的權威例子除包括世衞、中大醫學院及衞生防護中心外,也包括上海市衞生健康委員會等內地官方組織。

有任教高中BAFS的教師認為,科目以往多數以處境形式讓同學理解課題概念,較少要求學生認識國策或國際經貿關係,有關課題對教師備課而言屬挑戰,「框架得幾行字,又冇內容,好難教」。他指出,框架將有關內容放在章節一,代表中四生需於接觸科目的初期便要理解「一帶一路」或中美貿易戰等複雜議題,無法輕易駕馭。

連同早前推出的生物、地理和常識科,目前共有11個科目已推出國家安全教育框架。教育局通告指,其他科目的課程框架將於日後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