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28樣本疑污染 陰變陽 涉事檢測者需隔離再驗

華大28樣本疑污染 陰變陽 
涉事檢測者需隔離再驗

【疫情何時了】

【本報訊】中資的檢測承辦商華大基因疑再次嚴重出錯,昨日突然湧現多達30宗初步確診個案,分散於全港多個地區,全部均由華大基因化驗室在同一天驗出,衞生防護中心認為事件極不尋常,發現當中10名患者送入醫院再檢測竟變為陰性。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隨即到華大基因化驗室視察,發現實際只有兩人屬陽性,推斷樣本在化驗過程中受污染而出現假陽性。惟30名「患者」及近百密切接觸者已全部被視作確診個案,均要送院及隔離14日。食衞局表示,若承辦商服務未達水準,不排除中止合約。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昨日初步確診個案達30宗,全部均由華大基因在本周二採集樣本,周三驗出呈陽性,相關個案分佈在屯門、黃大仙及慈雲山等不同區域的不同大廈,看不到關連性,且病毒量低,而同一樣本交由衞生署覆檢後亦呈陽性,惟其他承辦商昨日卻均無驗出任何陽性樣本,衞生防護中心認為當中有不尋常。

歐表示,30宗初步確診中,九宗來自尖沙嘴華美達華麗酒店,該酒店早前因流入社區的變異病毒患者曾入住而要強制檢測,但其中五人送入醫院後,重新採樣本進行的檢測卻呈陰性。另有21宗是來自四個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其中兩名在牛頭角檢測中心採樣及一名在沙咀道採樣的患者,入院後重新檢測亦呈陰性。

他又表示,涉事的大部份初步確診個案均屬定期檢測的特定群組人士,例如地盤工人、清潔工人等,包括保華建業、荃灣馬角街地盤、西九文化區、康城商場等任職裝修及文職的人士,他們最近的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他指若30宗初步確診個案全屬陽性,等如出現社區大爆發及出現多條隱形傳播鏈,因此為審慎起見,會全部當真陽性處理。30名初步確診病人已被送入公立醫院,安排入住單人房隔離,而各人的密切接觸者亦被送入檢疫中心;工作地點要停工及強制檢測,但居住大廈則暫時不用強制檢測。由於一次檢測陰性並不能作準,確診病人必須持續檢測陰性才可出院,及其密切接觸者才可離開檢疫中心,估計需時幾天。

袁國勇昨視察華大基因化驗室,形容有關事件很不理想,因令到病人及密切接觸者無辜入院及送檢。

■部份涉事樣本來自華美達華麗酒店住客。

■七宗受影響個案來自早前爆發疫症的友愛邨。

打齊針回港者「被確診」

30宗受影響的個案中,部份涉及學校,其中屯門永隆中學要停課兩日消毒。防護中心昨晚披露,較早前公佈的兩宗在4月初由內地回港後的確診個案,以及於4月17日公佈一宗幼稚園老師的初步確診個案(CT值為31),相關樣本經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覆檢,結果為「不確定」。該三宗個案亦涉及華大基因。相關人士送院檢測的結果呈陰性,抗體亦呈陰性。涉事兩宗內地回港個案包括一名經回港易到港,之後到如心酒店任執房員的個案,如心酒店因此要強檢;以及在內地完成兩針疫苗後到港的個案。

華大過去亦曾出現假陽性個案,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政府對化驗所品質有高要求,今次不尋常事件仍有待調查。在記者一再追問下,他才說:「若(承辦商)公司原則上達唔到合約要求,做唔到我哋需要嘅服務,當然政府會好決斷咁採取措施,包括中止服務合約。」

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稱,檢測服務最重要是準確度,但華大並非首次涉及失誤,容易令公眾產生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對檢測失去信心。他認為現時檢測服務再非當初「兵荒馬亂」的緊急營運,承辦商理應運作順暢,沒有藉口出現低級錯誤。他指政府應徹查事件,並按照機制作出處分,視乎情況值得考慮解除合約,若再次放生實屬荒謬。

華大基因回應指會全力配合防護中心調查,並按照袁的專業意見改善,並向受影響的市民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