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議題成美中俄「唞氣位」

氣候議題成美中俄「唞氣位」

正當美國在人權和地區問題同時與中俄展開激烈較勁,共同應對全球暖化是三方仍可坐下商量合作的少數議題。美國智庫戰略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歐亞事務專家康利形容,今次氣候峯會提供「一個喘息空間,讓不同議題的溝通渠道保持開放,各方都有意保存這個小小的空間」。

不安排元首會談

對莫斯科而言,氣候變暖有利有弊,好處是縮短歐亞海運航程的北極航道變得可行,但凍土融化加速,幾乎威脅俄國在極北的所有重要基礎設施,因此即使華府早前驅逐和制裁俄國人員,但普京仍堅持出席峯會。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寧說:「氣候是俄國感興趣的領域,不希望在全球對話中缺席。」

美中關係也不見得好,美軍近日出動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同時在東海和南海遏制北京軍事擴張,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應邀出席氣候峯會,賓夕凡尼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摩爾表示:「這是改善關係的漫長過程中,一個好開始,可穩住雙方惡化中的關係。」

不過,雖然拜登願意在氣候問題上與普京和習近平對話,但跟二人仍保持距離,美方在會議前已放風,不會另行安排拜登與普京或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

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