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昨日公佈最新的香港食水標準,食水標準水質參數由原有的92個減至60個,加入「高氯酸鹽」和「總三鹵甲烷」兩個新參數,剔除34個不相關的參數,包括殺蟲劑「涕滅威」和農藥「呋喃丹」等。港府解釋,水務署恒常水質監測中,被剔走的化學品一直低於可檢測水平,遠低於會對健康造成風險的水平。雖然剔除相關參數,署方稱會繼續不時監察該些化學品在食水中的含量。
新加入定期檢測的高氯酸鹽,根據食物安全中心介紹,是一種在環境中廣泛存在的污染物,有可能源自肥料和某些人造工業產品,例如用於製造火箭助推器和煙花的高氯酸銨,亦有可能來自雨水、硝酸鹽和鉀鹽礦床。高氯酸鹽有可能影響甲狀腺攝取碘的功能,抑制碘進入濾泡細胞,或會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根據立法會文件,食水處理過程以氯氣殺菌時會產生三鹵甲烷,該物質若濃度偏高會有致癌危險,須加以監測。
政府參考世衞準則,為香港食水標準中的「氯酸鹽」和「二氯乙酸鹽」訂立更嚴格標準。專家顧問參考國際組織及海外國家在食水水質監測做法,建議抽取額外水樣本以檢測「餘氯」和「埃希氏大腸桿菌」含量,有關建議獲水諮會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