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高血壓是常見都市長期病,可引起中風及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患者需要經常量度血壓監察病情變化。有學者推出手機應用程式(App),只須用相機功能拍下血壓計顯示屏,即可自動記錄讀數並上傳雲端,方便日後翻查。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成年人血壓長期超過140/90,即屬患上高血壓,本港約有27.7%人口患高血壓,當中近一半人未被確診。患高血壓比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65歲或以上長者最高危。高血壓多數沒有明顯症狀,但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包括中風、心臟病及腎病等,不少患者因出現併發症才被發現本身患有高血壓,故高血壓被視為常見的都市「隱形殺手」。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蔡錦輝指出,肥胖、有吸煙習慣、有家族病史及年長,均為患高血壓的高危因素。雖然年輕人患上高血壓的風險相對較低,但亦因此容易忽視患病的可能。醫學界提倡不論年齡都應關注血壓健康,包括定期量度血壓,一旦不幸患病都能及早發現。
高血壓患者需要經常量度血壓,並覆診監察病情變化,例如長者便會抄下血壓計的讀數,覆診時提供予醫生參考。不過,紙筆抄寫難免有誤,亦難以作為長期紀錄之用,容易影響斷症。蔡錦輝去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HealthCap拍健」,用戶只需用手機內的相機功能拍下血壓計顯示屏,即可自動輸入及記錄上壓、下壓及心率讀數,避免受人為失誤影響,且適合用市面上大部份型號的血壓計;相關數據更會上傳雲端,日後可以供用戶及醫護人員翻查。
現時該應用程式已有逾5,000人登記,恒常用戶則有逾3,000人,分別來自個人用戶及長者中心等,去年10月更與醫管局轄下兩間普通科門診診所合作,讓覆診病人試用。
中文大學主辦「全民關注血壓月」(May Measurement Month,簡稱MMM),5月1日起舉行連串活動,推廣不論年齡定期量度血壓,提高公眾對相關病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