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疫情反覆,昨日只錄得一宗COVID-19輸入個案,是相隔17日後再次本地零確診,惟隨即斷纜,初步確診的本地個案已有兩宗,患者分別居於屯門田景路新圍苑新碧閣及將軍澳新寶城第4座,兩幢大廈須強制檢測。至於社區首宗變種病毒個案的感染源頭仍然謎團未解,衞生防護中心日前推斷是檢疫酒店房門外的S形掛鈎導致交叉感染,惟檢測卻顯示掛鈎上找不到病毒基因,部份掛鈎亦已不知所終。
衞生防護中心公佈昨新增一宗確診,屬輸入個案。患者為31歲菲傭,4月8日從菲律賓乘5J272航班抵港,入住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酒店檢疫,本身無病徵,第12日的樣本對N501Y變種病毒呈陽性。初步確診少於5宗,兩宗為本地個案,患者分別住屯門新圍苑新碧閣及將軍澳新寶城第4座。
本港上周發現首宗社區變種病毒個案,患者曾入住檢疫的尖沙嘴華美達酒店,同層累計有三名確診住客均有變種病毒基因。衞生防護中心日前推斷,酒店房間門外用以派飯盒的S形掛鈎可能被病毒污染,導致住客交叉感染。但推測一天便被推翻,衞生防護中心昨公佈掛鈎樣本病毒檢測呈陰性。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電台節目上透露,據他了解,當局未有在掛鈎上找到病毒基因,但因掛鈎不齊全,酒店有數個掛鈎未能呈交,暫未有確實證據證明掛鈎引致感染。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酒店走廊通風較差,空氣傳播亦有可能,若患者傳染期內開門時沒有戴口罩,可呼出病毒到走廊,帶來風險,酒店應增設高效能過濾網的空氣清新機。
何表示,尖沙嘴華美達酒店三名確診住客的病毒基因排序高度相似,較早入住酒店的印傭屬源頭的機會較高,而印度裔男患者又感染女友,已是第二代傳播。其他4至5間檢疫酒店本月亦出現多宗確診,令人懷疑檢疫酒店或有防疫漏洞。他認為事件已響起警號,政府應安排酒店職員做血清檢驗。
另外,屯門友愛邨愛暉樓(第3座)因疫情較嚴重,政府宣佈須第三次強檢。三間學校包括香港中西區般咸道光景台聖嘉勒小學及幼稚園部等爆發上呼吸道感染,須一併強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