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球巨變 - 左丁山

歐洲足球巨變 - 左丁山

日前蘋果日報有一篇長文講1970年代精工球會故事,提及1970年代球王胡國雄被精工向南華挖角下山,年薪四萬元,當年哄動一時。1970年大學畢業生入銀行做見習生,大概係月薪800至1200元不等,自然不能與胡國雄相比,但外資銀行嘅經理級,月薪應與胡國雄差不遠,四萬元年薪不算過高。其實1950年代中華會向南華會挖姚卓然下山,記得係由富商陳南昌支持,已用四萬元引誘姚卓然,那時候先至真係轟動香港。南華會元老人物同樣支持足球隊出高價挽留,姚卓然卒之留在南華。

球員薪酬在21世紀20年代,已有驚人升幅,遠超通脹。香港因足球水平日趨下降,球員薪水與歐洲比較,微不足道,不提也罷。曼聯門將迪基亞周薪35萬鎊,曼城20歲小將科頓自青訓出身,今季表現出色,曼城願提前延長合約,加薪至每周十萬鎊,最高薪的幾位,周薪更令人咋舌。美斯90萬鎊、C朗85萬鎊、基斯文72.5萬鎊、尼馬67.5萬鎊、蘇亞雷斯62.5萬鎊、比路60萬鎊。近日有消息傳聞,巴黎聖日耳門為防麥巴比被皇馬等豪門挖走,將加薪至每周86萬鎊。

美斯每星期薪水,折合港元,已是香港特區特首林鄭的年薪兩倍以上;以年薪計,亦是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寧的兩三倍。

除了薪酬支出,大球會搶超級巨星亦出手驚人,麥巴比今天的轉會身價當在1.5億鎊,多蒙特的20歲前鋒夏蘭特估價值一億鎊。歐洲大球會,班霸豪門去季和今季在新冠疫情打擊下,收入大受影響,曼城已宣布在2019年虧損1.25億鎊,相信2020年業績更差。西班牙的皇馬與巴塞同樣受財困,出手收購球星,有資金不足的困難。

如此背景下,英超的曼城、曼聯、利物浦、車路士、阿仙奴、熱刺;西班牙永恒前三名:皇馬、巴塞、馬體會;與意甲三大:祖雲達斯、AC米蘭、國際米蘭等12隊,突然宣布組成一個ESL(歐超聯),除12隊外,還有三隊可能會加入(拜仁還未表態,法國總統馬克龍說法甲不會有球隊加入),目的是以ESL代替歐聯,以上12隊不論國內聯賽成績如何,即使不在前四名之列,必可參加ESL,此舉無疑是與歐足協爭飯食,國際足協及歐洲足協聲言禁止ESL球員參加歐洲盃與世界盃,各地球迷亦紛紛反對,一場在球場外的足球大戰已經開始,歐洲足球將有巨變!(編按:英超Big 6已宣佈退出歐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