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之道】中港股市進入戰國局面 - 鍾秀霞

【選秀之道】中港股市進入戰國局面 - 鍾秀霞

早前筆者曾提及近年港股估值提升,背後的原因包括了白馬股的興起及投資群的轉變(多了內地投資者),在這裏筆者想再作補充。

在數年之前,中國市場仍然屬於「春秋混戰」時代,各行各業的形勢都相當分散,由於滲透率仍低,大企業、小企業紛紛積極搶佔市場,百花齊放。但到了今時今日,中國市場已漸漸進入「戰國」局面,小型公司不斷被大公司吞併或淘汰,大公司則越做越強。為何會有此情況?原因之一,是近年中國政府一直致力加強環保政策,今年更向外承諾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預料未來的環保力度只會有增無減。換言之,很多行業的營運都要配合新的監管,成本自然增加,要提升產能更不是易事,一定要符合當局標準才行。

另一方面,疫情也加速了這種形勢的發展,其實不只是中國,環球很多國家也如是。有分析指,疫情引發的供應鏈中斷很可能不是短暫的情況。須知道很多中國的中小企只專注在地區發展,而疫情的進展及政府的回應措施均難以預測,一旦恰恰身處疫情的重災區,中小企業便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消失於市場;相反,大企業的業務往往較為分散,在面對疫情時也更有韌性。

強者越強 估值提升

在以往,由於行業內的競爭對手眾多,只要遇上原材料價格上升等問題,企業都難以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但經歷一輪整固後,市場只餘巨企互相爭鳴,也更有議價能力,這解釋了為何很多行業的估值都有所提升。

除了市場的經營環境有變,投資者行為也是決定性因素之一。相對於國際投資者,內地投資者喜歡短炒,他們若相信企業的長期增長前景,往往都願意給予近似A股的較高估值。

相反,他們對於市場的弱者更傾向不屑一顧,較少有意識地尋找價值或撈底。這便解釋了為何不在基準指數名單的上市公司,交投越來越低沉,而大型企業則持續地受歡迎。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港股的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但不是說所有股票都升得有道理,宏觀經濟走勢只是我們的投資考慮因素之一,精心地挑選有望跑贏大市的股份,才是我們的投資宗旨。

鍾秀霞

安聯投資高級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