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指歐超聯由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出資46億歐元(約427億港元),賽會更會先為15支參賽球隊補貼35億歐元(327億港元)的「迎新獎金」,但英國傳媒就指摩根大通的資金並非資助而是借貸,並需要賽會和球隊償還。
歐超聯得以推動,摩根大通在背後做金主為其中一大主因,當中參賽球隊更可獲過億的「獎金」。不過,有傳摩根大通今次的出資其實是一次債務融資協議,協議長達23年,消息更指15支參賽球隊需要簽訂償還協議,平均每年要還2.64億歐元,所謂的「迎新獎金」其實亦非獎金,只是球會預支的獎金收入,假如球隊中途退賽,亦需作出償還。對於上述的報道,摩根大通未作回應。
換言之,今次摩根大通與歐超聯的合作是一次體育界的投資,單計借貸銀行每年的預計收益就有2至3%。加上摩根大通是美國最大銀行,資產負債表上超過30,000億美元,借貸業務包括各行各業,其中阿仙奴班主高安基(圖),亦向摩根大通借近17億歐元用作NFL球隊洛杉磯公羊的新球場計劃。
摩根大通其中一個投資原因是看中歐超聯商業價值的潛力,有指歐超聯已經就轉播權,先後與亞馬遜、facebook、迪士尼和天空電視等平台及電視台達成協議,預計年收入可達40億歐元。假如屬實,這絕對可為各支球隊帶來可觀收入,但在疫情和各界反對聲音下,可能會令歐超聯的收入不似如期。
文: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