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產疫苗的功效一直備受質疑,一名由福建來港的56歲女確診患者,來港前已在內地完成接種兩劑國產疫苗並相隔14日,理應獲得疫苗有效保護,但仍受感染。她入境後一直在荃灣芙蓉大廈劏房家居隔離,當局稱暫未能確定個案屬輸入還是本地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第11701號56歲女子來港後在荃灣芙蓉大廈的劏房家居隔離,與一名家人同住,第12天的樣本驗出呈陽性。張稱該女子在內地時於2月19日及3月19日接種兩劑疫苗,惟她不清楚疫苗牌子。
網媒「眾新聞」引述消息指,該女患者曾接種國藥疫苗,國藥疫苗與本港引入的科興疫苗同屬滅活疫苗,保護率報稱達79.34%,即已較科興最多約六成的保護率高。
張竹君表示,女患者來港後一直家居隔離,當局曾檢查其手帶未見異樣,有機會屬輸入個案,但福建近日並無確診紀錄。而她同住的家人曾外出,同一單位有約20名其他劏房住客亦經常「出出入入」,也有機會是本地感染,有待進一步調查,暫未能分類。其他劏房住客全部要檢疫,芙蓉大廈前晚圍封後亦未發現新個案。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現存疫苗整體有效率並非100%,「只係有高有低咁解」,所以即使打針後等足14天產生抗體,仍然有機會確診。
今次是本港第二宗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仍中招個案,首宗個案涉及一名63歲男子,他本月初完成兩針科興疫苗七天後於4月14日確診,當時衞生防護中心聲稱根據藥廠資料,接種科興疫苗後需要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接種者需待接種第二劑疫苗14天後才可能獲得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