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政策大陸化(楊文俊)

抗疫政策大陸化(楊文俊)

北京西城區的商用大廈日前被貼上不同顏色的標貼,標示大樓內多少百分比的從業人員已接種疫苗。大廈員工接種率達八成或以上,會被貼上醒目的綠色標貼;如接種率只有四至八成,則會被貼上黃色標貼,低於四成的大樓,偌大個紅色標貼就會被貼在門口,提示有意進入者小心為妙。

魯迅《而已集》中收錄的《小雜感》,有曰:「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實際上,中國大陸不少政策,皆是將本來沒有必然關係的事情扣連在一起:將抗疫與接種疫苗扣連,還算是有點科學根據,然而,將大廈員工的疫苗接種率公諸於世,美其名是賦予公眾知情權,實際上是不恰當地將大樓是否安全與大廈員工的疫苗接種率扣連。眾所周知,接種了疫苗並不代表必定不會感染病毒:如果有人因為接種了疫苗而過份放心,疏於防範,置其他的抗疫措施如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不顧,感染病毒的機率肯定不跌反升。

以飯碗逼食肆員工接種

香港擬推出的疫苗氣泡政策,與北京西城區的大廈標貼政策異曲同工。食肆要延長開業時間的條件之一,竟然是要求全體員工接種疫苗。試問員工接種疫苗與否,與食肆營業時間有甚麼關係?況且,政府已強調接種疫苗與否屬市民自由,已有食肆開始要求員工必須接種疫苗,類似政策變相逼食肆員工在工作和不接種疫苗間「二揀一」,情況可謂非常不理想。

大陸化的抗疫政策,豈止是疫苗氣泡?早前,中國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推出「國家反詐中心App」,本來屬自願下載,並非強制措施。然而,地方官員以至政府部門卻以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逼人民下載該程式。程式除了被批評功用有限,未能做到防止詐騙的功效外,更向手機機主索取過多權限:程式不但可以存取手機幾乎所有資料,更可以逕自刪除手機資料,對手機造成安全隱患。

香港推出「安心出行」,與中國推出「反詐中心App」的過程可謂驚人地相似。兩者明顯都對實行其各自的政策目的效用不大,漏洞極多,且政府在程式推出時都曾強調人民可以自行選擇下載與否。然而,程式推出後,政府即以各種政策驅使人民下載程式。香港將食肆營業至凌晨的其中一項條件設為「食肆必須強制食客使用『安心出行』」,就好像內地有屋苑強制安裝「反詐中心App」才能回家一樣。

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社會結構不同:香港以服務業為本,以較開放自由的方式管治才能使香港人發揮所長,提升香港的生產力,使香港繁榮穩定。政策要妥為實行,與市民是否主動合作有重大關係,將中國大陸的管治模式強行套至香港,只會適得其反,還會引起民怨,使香港難以復蘇。

楊文俊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