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經說過:不用特別用心栽種,每逢我的生日,百合必然盛放⋯⋯在天台,在門前,亭亭外形簡潔,香氣清新。
今年百合不似往年,原本生日前幾天才陸續盛放,卻在一星期前已完成幾近一個月露出細小花蕾外形,漸次脹大,展現花瓣,微放,盛放,凋謝的過程。
媽;今年、跟過去兩三年的天氣都特別古怪,害怕我們過去熟悉的天氣,一去不返!
每年氣溫下降至 10℃ 以下,北風南下的冬季正常段落愈來愈少。從前不太感覺,自從您先一步回去,已經多時未曾在港度過聖誕節、新年、農曆年。前年聖誕節在倫敦,去年新年在 Bilbao 與 San Sebastián,尼泊爾山間過了一趟寧靜春節,疫情影響,超過十多個月未曾踏足香港以外(除非將澳門算上外地,其實那次三月,只是偶然而好運碰上澳門唯一一次通關。)十多歲以後,首次留港超過十二個月,靜觀歲月變化,另加膝傷影響,連上山下海奔波香港山嶺的過去活躍無奈靜止。某些留在老家的夜晚,按捺不住平素獨自走路習慣,五內衝動,換上走路鞋,切入疫情後來得特別早,路上寂靜無人夜晚;不少繞着村子走的路程都留下您的深刻印象。
橋頭圍舊石橋已折;毫無尊重古橋舊貌設計耩思,糊亂將舊時麻石混合英泥,配搭香港千篇一律鐵欄杆,醜得不忍卒睹與立村命名原石橋外貌與感情都相拒十萬八千里。橋的另一邊,圍前魚塘依舊,有賴渠務署用作調水庫得以存活,雖然圍繞以比人頭還要高的鐵欄杆。圍有多老,風水塘便有多舊,卻未聽過在沒欄杆過份保護老日子裏有人掉落塘中淹死!土地仍在,可惜我們乘涼的大榕樹早已老死,換來中式涼亭一座,聊勝於無;那時我五歲?六歲?讓我們分享稻田耕作的戶外午餐,隨手折下榕樹樹枝為我們添筷子。
童年心眼,媽媽您真頂呱呱,急智橫生隨手可及;那刻印象永不磨滅,每次途經總似和風細雨輕柔吹過,猶如生日到了,百合盛放,餘香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