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逃犯 - 曾志豪

他們都是逃犯 - 曾志豪

羅冠聰上BBC節目,和大陸代表,一個曾擔任鄧小平翻譯的叫高志凱的人辯論。嚴格而言,這不算辯論,因為一個是代表自己個人意志的自由人,一個是代表黨和國家機器立場發言沒有自由的,御用文人,這怎算是辯論?只能說,一個寫新詩,一個寫黨八股文。

最矚目的,當然是高志凱地動山搖的指責羅冠聰「你就是個逃犯」﹗

然後,他覺得這句話大大傷害了羅冠聰的感情,就像有人指責新疆棉花一樣的傷害了中國老百姓的尊嚴。可惜啊,羅冠聰不是玻璃心,他淡然回應,指控他是逃犯的國安法根本不為國際社會認同,被一部不被世人認可的法律指控犯罪,誰才應該感到慚愧?

說「逃犯」這個身份,許多政治人物,都要經歷「逃犯」的歷練。譬如敬愛的毛主席,根據史料顯示,毛主席老人家一生至少被人通緝過七次,由1923年到1949年,被地方軍閥、日本政府、國民政府總共七次通緝,等於被人指責「你是逃犯」七次。

但毛主席老人家從不以「逃犯」身份為恥,反而認為是政治身價的證明。特別是蔣介石曾經懸賞「生擒毛澤東朱德者,賞洋25萬元。」

毛澤東知道自己成為「逃犯」,還開玩笑說「看來我毛澤東的人頭還這麼值錢,又漲價了。」張聞天說:「我們也給他蔣某人發個懸賞通緝令:凡生擒蔣匪介石者獎錢10文。」

這段故事,在內地的搜狐網站都能找到。可見毛澤東對於「逃犯」身份毫不在意,不以為恥,更引以為傲。因為他鄙視通緝他的政權。 今天,高志凱指控羅冠聰是「逃犯」,等於為別人抬身價。

這就是祖國神奇的地方,這個地方宣傳表揚的英雄經不起考驗,這地方要批判的逃犯卻受到國際推崇。一個國家把讀書人、專業人士變成「逃犯」,該感到羞恥的應該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