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在地震中吃魚 - 林夕

竟然在地震中吃魚 - 林夕

以下是懺悔文,部分內容牽涉危險動作,切勿模仿。

前晚台灣地震,翌日醒來收到加拿大好友問有事沒有,再問我當時在做什麼。晚上十點多,會做什麼?

在生活上被好友嘲笑為頭盔王,防災意識比海還深;防「災」防到跟人通話,對方傳來背景有車聲,即時喊停,在路上拿手機很危險,人怕萬一,我怕億萬。

對無妄之災提前部署,是無常與計畫吊詭的對抗與協商。上週說到半夜收信息:「無常啊,健康平安才是福」,懷疑那人有事,結果沒事,沒想過幾天,又真的有事,他身邊好友散步後忽然就走了,然後跟我說:「所以啊,還爭取什麼條件,談什麼計畫?計畫就是想吃的就趕快吃,想做的就趕快做。」

所以呢?想吃的趕快吃,最愛吃魚,前晚地震就正在吃魚。十點多才吃?因為超前計畫好少量多餐,且六點半晚飯法例執行中,只是胃納無常,飢餓感忽然公民抗命,忍不住犯規烤了一條魚,第一下搖晃時,剛好拿着出爐的魚,掉了一地汁液。

怎麼辦?按計畫,地震應該回到房子裝修時準備好的安全地帶,可是,魚冷掉了就不好吃。吃還是不吃?如果理性些安全些,不用想就回安全地帶,可是當下想也沒想,就坐下來吃,看着可憐的魚,此時不吃就對不住牠一生啊。

才吃到第一口,第二下強力搖晃就弄髒了衣服,那情景,可以說是不動如山,動亦吃濕衫。 加拿大朋友回我:「哈哈,我也會繼續吃,但還是安全最要緊。」慚愧啊,自問不是貪吃的豬,「頭盔王」怎麼會被慾望掩蓋理性,放棄萬全?沒事沒事,有事的話,這奇景理應落在《上流寄生族》導演奉俊昊鏡頭下。

前管家發現他們一家計畫,起衝突後,大兒子問宋康昊之前說心中已有計畫是什麼,宋說:就是沒計畫,只有沒計畫,才不會出錯。

我這個「下流吃魚族」的故事得到的啟發是:為追求「魚要趁熱吃」的理想與原則,臨危不亂這種勇敢,是情緒化的盲勇,魚呢,下一次再弄一樣可以熱騰騰;不甘心放棄前功,身體盡廢的話,正是得魚忘筌。其次,許多行為都出於一時衝動、一時動念,其實是長久累積下來的念頭,地震正是地殼板塊累積的能量,沒能慢慢釋放,有如情緒沒能舒緩,才一下子爆發成災。別高估人的理性,低估了前因沒整理好帶來的惡果。

沒事了,吾日三省吾身時段暫時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