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信德12億購鳳凰衛視 文化央企首出手 學者料力推「人心回歸」

紫荊、信德12億購鳳凰衛視 
文化央企首出手 學者料力推「人心回歸」

【本報訊】民企鳳凰衛視昨發公告,大股東兼主席劉長樂有條件地將37.93%公司股份以每股0.61元售予中央在港組建的紫荊文化(香港)集團及何超瓊旗下信德集團,較上周五收市大折讓約22%。今次是央企紫荊今年成立以來首宗交易,入主民營媒體進一步統一傳媒口徑,學者指類似收購將陸續有來。

鳳凰衛視昨晚發通告,劉長樂全資持有的今日亞洲以每股0.61元,先於上周五的交易時段後,與央企紫荊文化簽訂「框架協議」,紫荊有條件地購入鳳凰衛視10.49億股,涉資6.4億港元;翌日周六,今日亞洲與何超瓊旗下的信德集團簽訂框架協議,信德同樣有條件地購入8.45億股鳳凰衛視,涉資5.16億元。鳳凰衛視上周五收報0.78元,交易作價較收市價折讓21.8%。

■紫荊文化及信德集團入主鳳凰衛視,分別持21%及16.93%股權。

紫荊將成最大單一股東

交易後紫荊文化將持有鳳凰衛視21%股權,成為最大的單一股東,信德持股16.93%,至於劉長樂僅餘下約700萬股或0.15%。鳳凰預期交易不會對公司的業務營運有任何負面影響。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指,集團致力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期望透過鳳凰衛視貢獻力量,又指收購完成後將成為鳳凰衛視的被動投資者,不會參與其日常管理及營運。

交易的焦點紫荊文化集團,是中央今年2月在港組建的「文化央企」,統轄四大中資出版業。對於今次央企入主民企傳媒,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中央接管傳媒冀達到兩大目標,包括是鞏固黨的領導,以及推動「人心回歸」。他相信只要能夠達到此目標,中央往後會多管齊下,如今次由紫荊文化入主鳳凰衛視一樣。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亦認為,中國近年着重「軟實力」,包括是思想及意識形態上的工作,傳媒變相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他相信,傳統媒體陸續被紅色資本入主將會是大趨勢,類似的央企收購行動亦會繼續發生。

目前交易尚未簽訂正式買賣協議,交易的條件是交易方將要協助鳳凰獲取監管機構對交易的批准和同意,而且買方要對盡職調查結果各方面感到滿意。今日亞洲與紫荊文化、信德集團的股份交割並非互為條件。

劉長樂於是次交易中幾乎將鳳凰衛視股份沽清,事實上,劉長樂2月26日已卸任鳳凰衛視行政總裁一職,現留任主席及執行董事。內媒消息指,交易或與公司旗下、由劉長樂女婿擔任法人的鳳凰金融去年「P2P借貸」爆煲有關,事件中有逾七萬個債主共借出96億元人民幣(約117.3億港元),苦主向傳媒透露有機會在香港興訟。

■劉長樂僅餘鳳凰衛視0.15%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