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莘莘學子歷經疫情、網課的困擾,壓力指數持續爆錶。今屆中學文憑試本周五開考,學友社調查發現,今屆考生的壓力平均分為7.6分,屬近10年來第二高,僅次於去年疫情初爆發時的8.1分,壓力主要來自往後出路及準備時間不足。學友社透露部份學生因擔心香港的教育制度、環境,冀到海外升學。
學友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以問卷形式訪問逾1,70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結果顯示今年受訪考生的壓力平均分為7.6分。受訪考生認為壓力的主要來源依次為往後出路、時間不足及自我期望,其中擔心往後出路的考生達62.6%,較上屆高約四成。
疫情下九成考生指學習進度受影響,較去年高23%;逾八成考生則稱疫情減低其學習動力。另外,逾38%及31%受訪者認為取消或簡化校本評核(SBA)以及今屆取消文憑試中、英文科口試,對他們準備文憑試有負面影響。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成表示,因應疫情持續超過一年,應屆考生自中五已受上課模式轉變影響,加上減少學校、同學實體支援等,令考生壓力指數高企。他指雖然考生整體人數減少,或較容易入讀大學,惟考生的目標因而調高,「佢哋會擔心分數係咪可以獲得心儀學院、科目選擇」,故壓力仍然高企。
吳提到學友社近兩年接到有關海外升學的查詢增加,部份學生或因舉家移民,或擔心香港教育、環境,以及響往海外環境生活,希望透過海外升學,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最終移民,「就算唔去(移民),佢哋考慮(海外升學)都多咗」。
他引述部份受訪考生認為取消校本評核變相「一試定生死」,另有考生認為取消中及英文科口試對評核整體語文能力表現並不全面及不公平。學友社建議考評局檢討做法,如下屆同樣面對疫情,應盡早通知考生有關考試做法,並考慮是否恢復化學等傳染風險較低科目之校本評核。
吳又建議考生做好準備,謹記疫情應變安排,提醒考生如入住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可申請在中心內應考。另外,考生如身在「封區」範圍內,只須出示准考證及身份證等文件,亦可優先接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