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管局轄下八間療養醫院後日起(21日)實施特別探訪安排,已接種兩劑疫苗14日以上的探訪者,可自行購買快速抗原測試試劑作病毒檢測,代替原先要求的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本報實測市面常見的三款COVID19快速測試試測,發現並非全部屬於抗原測試產品,市民稍一不慎便容易買錯,而且部份產品操作上有一定難度,長者或未必能掌握。有關測試最快15分鐘便有結果,惟檢測成本不便宜,每次最少需150元。
本報從市面購買三款不同牌子的快速測試試劑,均聲稱可用作病毒檢測,惟以血液樣本作測試的款式,屬抗體而非抗原測試,不符醫管局要求,由於有關產品於店內相鄰層架擺放,市民若不留神,便有機會買錯。而其餘兩款試劑則分別要求採用深喉唾液及鼻咽拭子作樣本,與醫管局提供的免費樣本瓶及政府檢測中心採樣方法相若。
試劑的說明書有圖文解說採樣做法,大致易明,記者實測發現部份步驟要求迅速操作,例如須快速將溶液倒入另一器皿、或於10秒內將樣本稀釋等,若無事先仔細閱讀,可能會出錯或超時。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市民自行做抗原測試,可能會出現「唔識做、亂咁做,等如冇做;買一個test kit返嚟做一次,跟住次次去探病都用返嗰個kit張相,即係造假」。何指醫管局應要求探訪者到私家診所或化驗所做測試,「做完之後出個報告畀佢,有名、有時間日期、邊個幫佢做」。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類似的試劑五花八門,但欠缺監管,建議衞生署要求廠商提交樣品,由署方檢查試劑準確度,列出認受名單,方便市民選購。
醫管局回覆指,接種兩劑疫苗14日以上的探訪者,可自行在家完成抗原快速測試,目的是為探訪人士提供多一個選擇。訪客仍可跟從原有安排,探訪時持有72小時內的陰性核酸檢測結果。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