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地產專題】
南港島綫通車近五年,高速轉型的黃竹坑區湧現私樓豪宅。正當市場焦點落在即將推售的首個黃竹坑站上蓋樓盤之際,惟區內民生配套完全追不上需要,居民大多依賴前往鄰近的香港仔補給日常所需。黃竹坑站上蓋將會有逾5,000伙相繼落成,基本需求或遠超出小型社區的承載力,區域發展帶來的負荷值得關注。
政府2010年拍板興建南港島綫東段,2016年底通車,黃竹坑正高速轉型,路線由金鐘延伸至海怡半島,途經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三站。黃竹坑站原址為黃竹坑邨,佔地7.17公頃,南面是住宅區,北面是由香葉道分隔,正在轉型中的為商貿區。
時裝品牌及刺繡工作坊YLY Studio自2017年進駐黃竹坑,屬港鐵通車後首批商戶,負責人Lilian和Matt指心儀區內新型商廈整潔,加上月租較低,故每月斥1.8萬元承租W50一單位。儘管港鐵通車將近五年,但一般社區配套依然不足,Lilian直言,簡單如買文具亦需要上網搜尋,「商舖都隱藏晒喺工廈入面」。
Matt又提及:「黃竹坑好難搵食,大部份選擇都係工廈食堂,或者好隱蔽嘅工廈食店,始終選擇好少。即使想搵間便利店,全區只得一間,而且好神奇,有時開到夜晚9點已經閂門,隔籬啲食肆6點又閂晒。」
商貿區發展帶動上班族人數激增,其中於鄰近港鐵站的南朗山道熟食市場、開業34年的生記食店老闆娘楊女士指,近年區內人流跟以往截然不同,即使只做早餐時段,生意多得應接不暇。同樣位處熟食市場1樓的農民泰國菜早於港鐵通車前開業,店主黃太稱初期生意淡靜,捱一段時間才儲到熟客,但區內購物非常不便,「買菜、買生果都冇,呢度冇地方買嘢!」
南區區議員(黃竹坑)徐遠華表示,黃竹坑邨2007年清拆後,區內原有的商舖、郵局、餐廳、酒樓、街市等一併消失,居民的日常生活設施主要依賴香港仔中心。雖然港鐵通車後,香港仔隧道的塞車問題大有改善,但南港島綫西段遲遲未拍板興建,始終未能徹底解決南區交通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