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風情】義烏公安突維權發聲 - 程凱

【灣區風情】義烏公安突維權發聲 - 程凱

選擇性執法令人厭惡至極,因為這是當權者帶頭破壞公平的行為,被壓迫的一方求助無門,只能高聲疾呼,訴諸公眾。國際聞名的商品市場義烏市,當地公安局近日竟發信全國同僚,要求全國公安停止選擇性執法,不要再針對義烏打擊洗黑錢案件,現已導致成千上萬商戶的銀行戶口被凍結,經濟已近乎陷入絕境。

義烏公安本就是建制一部份,打擊外滙流失的不法行為是理所當然,但這次竟然為小市民抱打不平,維護商戶免受全國公安打壓,警民一心,如此世道,實屬罕見。

義烏作為國家批准的國際貿易試驗區,其小商品市場吸引全球商家買貨,外滙交易頻繁,但疫情已令其生意大跌,偏偏又遇上國務院自去年10月銳意打擊網絡平台,嚴防外滙流失,杜絕洗錢行為,令義烏突然成為全國公安查案領功的針對對象。

內媒《經濟觀察報》訪問多位義烏商人,他們往往第一句就是跟記者說「你報道了就可以幫我解凍(戶口)麼?」原來義烏6萬個商戶當中,已有九成在近月分別被全國不同省市公安凍結了銀行戶口,資金由幾百至上千萬元都有,大批老闆面臨資金斷絕,被供應商追債、拖欠員工薪水的困境。

其中,小家電老闆楊麗珍(化名)做了16年生意,過去一直相安無事,但自去年其多個戶口被凍結近300萬元,連女兒30萬元積蓄亦被牽連凍結。為了解凍她分別跑到江蘇宿遷、無錫、桐廬三地公安局協助調查,後來證實涉案與她無關,只是有受查商人繞過外貿公司,直接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法向她買貨,因而被封。而最令人莫名其妙是,涉案買賣只是數百至數千元,楊麗珍二話不說退回金額給公安,戶口即獲解凍。

義烏商人真正當災,明明國際貿易區奉旨做外商生意,可是國家忽然嚴管第三方支付、平台經濟和外滙渠道,令各地公安有理無理先凍結賬戶,再慢慢候查,導致經濟活動一下子回到解放前。可憐義烏公安,每日應付上百上千憤怒被凍賬戶的商人,忙碌到不惜犯諱也要為他們維權發聲。

程凱

fb.com/chengkaibay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