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兒宿舍之中,除了朱旭華先生家裏的滬菜最好吃之外,何莉莉的媽媽燒的淮揚菜也是一流,而且以本傷人,常以最貴的食材取勝,在一般薪金只有四百塊港幣的當年,何媽媽叫她的司機車她到尖沙嘴加連威老道走一趟,就花上一百,當時的人聽到了都嘩的一聲叫出來。
加連威老道的橫街上有數個檔口,賣的都是最高貴的東西,當今還剩下一家賣蔬菜的,其餘已消失。宿舍中有私家車的職員們也喜歡到九龍城街市買菜,當時還沒有市政局的大樓,菜市場開在賈炳達道上的一排鐵皮屋,食材已經應有盡有。
沒有車的,就等到公司的巴士出城去買,邵氏有這種福利,每天都有幾班免費的巴士接送工作人員進出,連住在附近大埔仔村的人,不管是不是邵氏職員,也照乘搭。
不出去的人,就等待星期一三五一輛賣菜車,會停在第一宿舍外的籃球場,所賣的東西不多,但也夠一般人選擇。
小明星們就等這賣菜車,買些簡單的,煮煮即食麵應付三餐,但巧婦型的演員也不少,像一位叫劉慧玲的,是個湖南姑娘,所煮的菜又辣又香,在片廠中如果能分到她燒的辣魚辣菜,就能連吞白飯三大碗,吃個上癮。劉慧玲本人長得十分漂亮,一出現就讓人有驚艷的感覺,尤其是她左側鼻子旁邊那一顆痣,給人一個風騷又多情的印象。她演技頗佳,不時在李翰祥的風月片中演小丫環,或在《倚天屠龍記》中演紀曉芙,都有一流的表現,但可惜星運不佳,雖然在孫仲導演的《廟街皇后》中擔正過,其他片子一直是配角,後來回到台灣歸隱,就沒有再聽過她的消息。
其他住在影城宿舍裏面的人,最大的娛樂,還是在周末出城去看「午夜場」。當年的午夜場等於是一部電影的試金石,午夜場成功的話,片子上映時一定賣座,到了周末,大家都乘免費巴士擠進戲院裏面去。
有車階級的最受歡迎,回程可以搭順風車不必擠進公司免費巴士,也有一些頑皮的明星,像王羽和羅烈,他們到了戲院,還剩下半個多鐘才上映時,就互相鬥快,在那麼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飛車回影城,撒一泡尿,再趕出來,戲剛剛上映。
當年從戲院回影城,要經過很多彎曲的道路,天氣不好時一路霧霾很濃,勾起很多台灣背鄉離井到香港小明星們很多感觸,她們有些極有才華,也就自己又編曲又作詞,作出一首極動聽的歌來,歌詞到現在我還記得,詞曰:
清水灣道霧茫茫
鐵窗生活多麽淒涼
夕陽西下更悲傷
手扶鐵柱向外望
清水灣道霧茫茫
本苦離家在外流浪
拋棄兄妹爹和娘
如今一切成空想
影途渺茫不堪想
我們今日如同籠中鳥
我們今日如同網中魚
既不能夠自由飛翔
又不能夠任意飄盪
清水灣道霧茫茫……
這首歌唱得最好的是林珍奇,本名林景琪,台灣宜蘭人,初中畢業後在台北任攝影模特兒,藝名蒂蒂,加入電影公司,主演了《雙龍谷》等片子,七四年被招聘為邵氏基本演員,簽約八年。林珍奇星運頗佳,一開始就擔任主角,主演了孫仲導演的《同居》,當年她青春氣息迫人,樣子又像混血兒,導演要求她演什麼她都欣然答應,接着平步青雲。年輕的她什麼都想試試,常去騎馬。香港的馬會有大批馬匹,老了跑不動時就得人道毀滅。
拍的古裝片中都需要馬匹拍戲,六先生就向馬會說:「那多可惜,讓我們來養。」
馬會樂得聽到,要多少匹就拿多少匹吧,他們說。結果在影城成立了馬廐,是一位退休的騎師訓練牠們,大家都叫他為「馬王」。
經訓練過的馬可以拉着馬車跑,也可以成群結隊地衝向敵人,馬兒很聰明,聽到導演喊Camera就一口氣地往前跑,一聽到導演叫Cut就即刻停下,一步也不肯白費工夫。
只有大明星們才可以向馬王借出馬匹騎騎,當年除了攝影棚之外,還在後山搭了幾條古裝街道當實景,另外在後山的海岸上搭了一條長橋,很多張徹的武俠片像《獨臂刀王》時,都在橋上拍,這座橋後來一直延長到海邊去。
最初,有許多從台灣偷渡來香港的,都從海邊上岸,躲了起來,學習了香港事務再跑出來,給警察抓到了,就可以裝成自己是香港人,後來情勢轉變,台灣人的偷渡,改成內地人偷渡,也用了相同的手法。
狄龍常在戲裏騎馬演大俠,現實生活中他也喜歡,經常一早騎着白馬在後山跑,偷渡者一遇到,好像時空旅行回到古代,跪下來喊大俠救命,狄龍也很仁慈地指點他們怎麼躲避員警的追查。
輪到林珍奇學騎馬,馬兒最初很聽話,但一發狂,就衝到錄音間,一下子停住,把林珍奇整個人摔向牆壁,差點粉身碎骨,但吉人天相,終於醫好。她息影後嫁了一位賣冷凍肉的商人,後來無聊開了一家「扒王之王」的牛扒店,生意滔滔,她先生才搶過來做,她本人就退休了,在香港和台灣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