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四波疫潮捱到尾聲,社區又爆出變種病毒。患者由被列為非常高風險地區的杜拜來港,在酒店完成21天檢疫後入住佐敦伯嘉士大廈,八天後才確診及驗出帶N501Y變種病毒,其間他在尖沙嘴與油麻地區四處走,包括到銀行辦手續、食咖喱、飲糖水及到長洲食海鮮。衞生防護中心形容「疫情反撲緊」,專家擔心第五波疫潮即將引爆。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相信,患者在社區或檢疫酒店感染的可能性最高,意味變種病毒早已入侵社區,確診者並非首名感染者。
本港昨日新增18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本地個案佔八宗。其中第11643號個案為29歲印度裔男患者,在杜拜任職工程師,持有香港身份證,一直無病徵,上月19日從杜拜來港,入住尖沙嘴柯士甸路華美達華麗酒店檢疫21天,三次檢測均呈陰性。由於男患者驗出帶變種病毒,該酒店所有職員及住客要即時再檢測。患者本月9日完成檢疫後一直住在位於佐敦伯嘉士大廈的女友家中,大廈前晚已被圍封,所有居民包括其女友已被送往檢疫。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透露,患者曾在尖沙嘴及佐敦四處遊走,包括到重慶大廈印度餐廳、佐敦伯嘉士大廈的糖水店,並先後到彌敦道金冠大廈的渣打銀行辦手續約一小時、在彌敦道82-84號滙豐銀行逗留20多分鐘,又與友人乘新渡輪到長洲並在恒樂海鮮菜館用膳。所有他曾到過的地方均要強制檢測,包括店員及顧客。個別曾接待他的銀行職員需要送入檢疫中心。
由於患者計劃返回杜拜,所以三日前自行到油麻地檢測中心留樣本,才驗出呈陽性及帶N501Y變種病毒,CT值只有15至17,代表病毒量頗高。張竹君稱,該患者的感染源頭有幾個可能性,一是可能在杜拜已經染疫,來港檢疫時未能驗出。另一可能性是他由機場去酒店之間、或在酒店檢疫期間受感染,「要調查中間會唔會有甩漏」。最令人擔心是他在社區受感染,即社區中有隱形變種病毒傳播鏈,因此追蹤行動會「徹底啲、闊啲」。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表示,「面對當前形勢,我哋見到疫情反撲緊」,中心將嚴陣以待,市民應盡快接種疫苗,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本港過去錄得的變種病毒均屬輸入個案。昨日10宗輸入個案中,七宗來自印度、兩宗菲律賓、一宗印尼。當中四宗帶有N501Y變異病毒株。連同首宗本地個案,本港累計有221宗變種病毒個案。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雖然以往有病人潛伏期可長達25日,但他相信患者因潛伏期長以致進入社區才被發現的可能性最低,於社區或檢疫酒店感染的可能性最高,衞生防護中心要加快追蹤速度,才能阻止變種病毒在本港擴散。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指出,患者四出活動,可能令病毒流入社區,變種病毒一旦在本港扎根,就有很大可能引發第五波疫潮。由於本地疫苗接種率較低,市民所得到的保護可能不足夠。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入境21日檢疫並非絕對安全,始終會有小部份人因為個別生物差異,令病毒潛伏期可能多於21日,亦有可能因患者檢疫時接觸同行人士感染。變種病毒個案一旦流入社區很難控制,現時的防疫措施未必能應付,他建議暫停高危地區來港的航班。
另外,衞生署表示,由於荷蘭皇家航空本月13日由阿姆斯特丹飛抵香港的航班KL819有一名乘客確診,另有一名乘客未能符合法例規定,衞生署決定禁止荷蘭皇家航空營運的客機在本月18日至5月1日期間從阿姆斯特丹着陸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