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用真話對抗謊言

楊森:用真話對抗謊言

今年73歲的民主黨前主席楊森本月7日就前年8.31未經批准集結案發表「認罪但不認錯」的陳詞,獲民主派人士大讚擲地有聲,足可載入史冊,楊森在判刑前接受本報專訪,坦言沒想過陳詞會引起如此迴響,透露律師一度擔心其陳詞「太激」會影響判刑,但最終仍尊重他發表。楊森認為,外界對其陳詞的反應,反映很多港人在當前政治形勢低迷下不敢發聲,他至今堅信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所言:「面對強權,要用真話去對抗謊言。」

楊森在8.31未經批准集結案判刑前兩天接受本報訪問,其間兩名疑似便衣警一度在場監視;楊離開受訪場地時,亦見有疑似警員跟蹤。因8.31案被法庭沒收旅遊證件的楊森透露,早前與黨友聚會時,亦發現疑似便衣警在場監視。本報曾向警方查詢是否曾派便衣警員跟蹤和監視楊森,警方回覆時僅稱「不評論揣測性的指控」。

望獲緩刑改學生功課

因為參與前年的8.31和10.1港島遊行、10.20九龍遊行以及去年六四集會,楊森至今有四案在身,他估計即使8.31案獲判緩刑,稍後亦很大機會因其餘三宗他會認罪的案件首度入獄;半生從政,由殖民地到特區,終要面對牢獄,他說妻子已到「石牆花」為他預先購買入獄所需的日用品,他早前亦特別配製一副符合懲教署標準的膠眼鏡、準備獄中閱讀的書籍,以及要求醫生為其高血壓問題先開出藥單。

判刑前夕,除了多抽時間陪伴家人,楊森坦言最放不下的,是其多年來的教學工作,透露本周一完成今個學期最後兩堂導修課後,最大心願是8.31案獲判緩刑,以便為學生「改埋啲卷」:「呢個係我嘅心願,因為我唔想影響教學,我都教咗大半生,我唔想影響啲學生。」

對於早前發表的「認罪不認錯」陳詞在網上瘋傳、引來迴響,楊森坦言屬意料之外,透露事後除有外媒報道其陳詞,亦有移民外國的舊同學特別透過電郵對其陳詞表示感動,不少學校同事和社運界朋友亦來電為他打氣,甚至黨友在街站籌款期間,亦有巿民表示支持其陳詞;向來不太關注他的年輕網民,也在網上分享及「畀like」。

最後親自陳詞,如為社會上了一課,楊森相信,不少港人在現況下不敢發聲,故對有人堅持講真話反應特別大:「我只係講咗啲我需要講嘅嘢,可能𠵱家(政治形勢)真係太低迷嘞。現時面對(中共)呢個全面控制,我想同香港人講,更加唔好驚。𠵱家(香港)政制已經民主大倒退,但我哋始終要堅守香港的核心價值:民主、人權、自由、開放嘅社會、公平競爭,我哋用我哋嘅方式,勇敢地如常生活,唔好俾個政權嚇怕。」

近日正閱讀捷克前總統和劇作家哈維爾 (Václav Havel) 名作《無權力者的權力》(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的楊森說,至今堅信哈維爾所講「面對強權,要用真話去對抗謊言」,「真嘅說話要講,如果要付出代價,自己考量吓啦,如果可以付出,就繼續堅持」。

■記者林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