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麗醫院昨公佈一宗罕見醫療事故,一名女病人上周接受雙膝關節置換手術,四日後才被發現右膝竟被植入只適用於左膝的人工關節假體,前日須再捱一刀進行更正手術。有骨科醫生指,若不作更正手術,將來可能影響病人右腳伸直屈曲幅度。
瑪麗醫院昨公佈一名女病人4月8日進行雙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留院接受復康治療,翌日進行手術後X光檢查,康復進度良好。但至4月12日,醫護團隊複查病人情況及相關X光影像,發現病人右膝被植入只適用於左膝的人工關節假體。
院方稱,涉事醫生同日向病人及家屬解釋,並就事件致歉。醫生評估事件對病人沒有嚴重的即時影響,但建議做更正手術,並得到病人同意。手術前日順利完成,病人目前情況穩定,院方會繼續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及所需協助。
骨科醫生陳伯顯指出,人工關節假體左右調轉並不常見,因為主診醫生裝置人工假體前,須核對骨頭切割傷口及對應的人工關節角度,並以儀器量度人工膝關節尺碼,多番覆檢確保組件裝置正確。若病人膝頭被植入相反人工關節假體,日後可能會影響伸直屈曲幅度、走路軌迹及四頭肌肌力,因此有需要進行更正手術,對日後癒合較理想,但病人傷口痛楚或會延長兩至三星期。
骨科醫生廖敬樂亦指出,健康關節是穩定、不痛,但隨住年紀增長或病患所致,關節會老化,失去穩定性和感到痛楚,裝置人工關節可改善情況,但比起天然關節,人工關節沒有感應能力,裝置後活動幅度較細,雖然能正常步行、站立、上落樓梯,難以完全蹲低及跪下,有些人工關節每行一步都會發出「吱吱」響聲,由於人工關節缺乏自我修復能力,故病人亦要避免劇烈運動,增加耐用度。
翻查資料,左右調轉的烏龍事件在本港醫院屢次發生。去年5月,港島山頂明德國際醫院一名男病人本應做將左腳碎骨移除,醫生卻誤為病人的右腳開刀。2017年7月瑪嘉烈醫院一名86歲男病人左邊腦硬膜下積血,被誤開右腦。2017年3月,伊利沙伯醫院一名右頭顱內有血管瘤的女病人,被錯誤開左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