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接種中心一名護士被一支用於注射疫苗的針刺傷後,同一針頭竟未有棄掉,被用作為一名外籍人士接種疫苗。在場醫生接到報告後隨即為該名接種者檢查,並由護士陪同到律敦治醫院急症室作進一步檢查,中心兩名護士被調離崗位,不再負責接種疫苗的工作。
事發於周四下午,接種中心醫療隊負責人林哲玄醫生向本報確認,一名護士在接種中心被針刺傷,同一支針頭未知為何未有扔棄,被用作為一名外籍人士打疫苗,在場醫生接到報告後隨即為他檢查,再由另一名護士陪同到律敦治醫院急症室作進一步檢查。據報當事人暫時情況穩定,沒有不適。
林哲玄說,涉事兩名護士暫已被調離崗位,不會再負責接種疫苗的工作,至於被刺傷護士與負責接種護士是否同一人,內部仍在調查。他承認,事件是「一個完全不應該發生的意外」,已即時經通報衞生署。惟翻查資料,衞生署至昨晚仍未公佈個案。
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由醫護誠信同行等多個醫療組織聯合以「香港創新醫療學會」營運,該學會於2019年8月成立,創會會長是香港醫務行政學院院長劉少懷,前任食物及衞生局長高永文擔當學會顧問。而「醫護誠信同行」則於去年1月成立,由曾簽署撐警聯署及批鬥醫護罷工的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擔任主席,組織包括醫生、醫療專業人員等。
家庭醫生林永和指出,一般打針前醫護都要檢查疫苗本身狀況及針頭是否全新、有沒有破損等,應不難發現針頭有問題,「如果拆咗以為未用過,(針)頭要㩒一㩒睇吓連接得緊唔緊密,如果睇到有血更加唔會用,要即刻問返同事」。不過林永和補充,沾染在針頭的血液量應很少,被刺到的護士若本身健康,應對疫苗作用沒有太大影響,這種情況下傳播乙肝、愛滋病的風險應該都極低,但一般建議可到醫院檢查傷口,隔一個月後再驗血確保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