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文章質疑長實回購動機

彭博文章質疑長實回購動機

【本報訊】長實(1113)在第二代掌舵人李澤鉅的策劃下,擬向父親的李嘉誠基金會收購四項基建資產,為提高股東會通過機會,日前宣佈上調回購股份上限至3.8億股。彭博昨日有評論文章質疑事件及回購股權的動機,指交易「必然存在利益衝突」,且認為回購毋須與交易掛鈎,同時質疑長實是否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

「交易存在利益衝突」

該文指出,現時長實手頭有77億美元現金,去年底淨債務權益比率亦很低,只有6.9%。故此,相對於以純現金進行交易,李氏家族是以相對優惠價格來增持長實股份,而就算長實於去年10年低位反彈34%,但其市淨率大約只有一半,遠低於五年平均值。

此外,今次收購李氏家族同時擔任買賣雙方,故文章認為當中必然存在利益衝突,同時亦出現資訊不對稱,故投資者應保持謹慎,並指51元的回購價格上限有機會是給股價設定上限,而不是充當收益的催化劑。

文章又指,這次收購顯示了李氏家族的野心,認為大股東應「說服投資者,這是否運用資金的最好方法。」

根據長江基建(1038)日前發出予股東的年報,集團指英國溢利貢獻下降44%至26.03億元,其中一項因素為新收購資產Northumbrian Water新規管期去年4月展開,為集團帶來的收益下降,而另外兩項Northern Gas Networks及Wales & West Gas Networks亦於本月初開展新規管期,相信收入亦會面臨相同情況。然而,在收購交易中,李嘉誠基金會僅僅向長實保證收購資產後兩年內,現金分派不少於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