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潘迪華姊姊九十歲生日,本來張敏儀和我打算找些朋友幫她搞個生日宴,不料疫情禁聚,沒能成事。後來潘姊姊說了好幾次等疫情緩和,要請我去她家吃頓飯,一晃數月過去,潘姊姊又來電相邀,於是便約了張敏儀和許鞍華,到潘府叨擾了一頓飯。
潘姊姊已將廚藝傳給了家中菲傭,前一日安排好菜單,由菲傭去操辦,也不用自己動手,飯桌上已琳琅滿目。冷菜中有一道葱油萵笋,萵笋絲切得如細麵一般,又細又長,刀工好得媲美揚州廚師,一碟萵笋碧綠生青,澆以葱油拌之,爽脆香潤,潘姊姊問我味道如何,我說真是一口江南風情,好吃極了。她十分得意,說這可是潘姊姊廚房獨門貢獻,別處吃不到。之後陸續上菜,各有精采,主菜乃紅燜牛尾,她說自己本來最愛肥豬肉,但畢竟年紀大了有點克制,所以還是做了紅燜牛尾,同樣吃肉,卻略減肥膩。
那碟牛尾燜得酥而不爛,味濃而鮮,潘姊姊特地又去洗了手,說這牛尾不須筷子刀叉,要拿在手裏據案細嚼慢品,方能吃出箇中真味。此時大家都已吃飽,潘姊姊說準備了菜肉餛飩,一人吃兩隻好了。原來她嫌上海餛飩皮太厚,所以用廣東雲吞皮來包菜肉餛飩,餛飩嬌小玲瓏。餛飩湯則用小鮮鮑和螺頭熬成,鮮鮑和螺頭與餛飩同在一碗,如此吃法,平生頭一遭。單尾甜品則是雪糕配烘熱的台灣鳳梨酥,奶香餅香,冰火相濟,把本來已經戒甜的許鞍華吃得連聲叫好。
潘姊姊好客,她說其實在家吃飯最舒服。曾有朋友提議她出食譜,她也心動,將「潘家廚房」的菜式分季節,擬了一張春夏秋冬菜單,只是後來想到出食譜要有照片,要拍照就要做許多菜,工程浩大,便把事情擱在一邊,說等精力好些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