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疑阻未成年人接觸宗教

學者:疑阻未成年人接觸宗教

【本報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教授邢福增向本報表示,今次河北天主教黎明之家孤兒院被打壓,或與內地限制18歲以下少年及兒童接觸宗教有關。雖然北京當局過去一直鼓勵宗教組織參與內地慈善活動,但就劃下嚴禁借慈善活動傳教,以及限制未成年人士信教這兩條紅線,即使是遭遺棄的殘障兒童接觸宗教,對地方政府來說亦相當敏感,而他相信未來或會有更多教會開辦的孤兒院將被取締。

禁慈善活動傳教

邢福增又指,其實早在2014年4月,內地民政局與國家宗教事務局曾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棄嬰相關工作的通知》,嚴格規管宗教界申請設立收留孤兒及棄嬰的機構,當中強調以孤兒、棄嬰為服務對象的機構,必須與當地地方政府民政部門共同舉辦。另外,2018年2月實施的新《宗教事務條例》,更重申「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公益慈善活動傳教」的規定,變相不容許宗教組織私自收留孤兒及棄嬰。

事實上,內地在法津及法規層面雖未曾明文禁止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信仰宗教或參加宗教活動,以維持名義上的「宗教自由」。不過,中共於2002年的政策文件就曾明確提出「不得強迫」未成年人信教、入教的規定,這「不能強迫」規定亦被中共演繹為借保護為名,實質干預青少年宗教自由的依據,其後亦衍生出國內各地教會亦曾貼出有關「未成年人不許參與教會活動」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