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降至16歲 10月無BNT打 民主黨轟港府逼市民硬食科興

接種降至16歲 10月無BNT打 
民主黨轟港府逼市民硬食科興

【本報訊】為催谷接種疫苗人數,政府又有新猷。當局昨日公佈放寬接種年齡至16歲,並宣佈所有社區接種中心營運至9月底,只可在接種中心接種的復必泰於10月起停止接種,屆時僅餘國產科興疫苗仍可在私家醫生及普通科門診繼續接種,而今年本港將不會有第三款疫苗到港。換言之,10月起如想接種疫苗,只可「焗打」科興。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於記者會上宣佈,由於復必泰有「儲存局限」,抵港後只能保存三至四個月,解凍後亦只能保存五日,加上考慮人手及中心運作等因素,決定所有疫苗接種中心運作至9月底。如想打復必泰的市民,須於8月底前接種第一劑,否則難以趕及9月底前完成第二劑疫苗。科興疫苗儲存期較長,10月起市民仍可到私家診所或普通科門診接種。

■政府藉向復必泰落閘,催谷抗拒國產疫苗的港人盡快接種。

本年無第三款疫苗到港

有傳媒質疑政府預告10月關閉接種中心是否為催谷接種人數,聶德權回應稱,中心每日可接種4萬劑疫苗,但接種率低,導致浪費資源,呼籲市民盡快打針。在計算成效後,港府希望9月前做好接種計劃,故作出有關安排。

聶德權續稱,如要放寬跨境出行,無可避免有帶病毒人士入境,如防疫屏障不夠強,隨時引發疫情,「係咪又要關晒所有嘢?」他形容大家都「受夠了」,為盡快建立防疫屏障,政府希望加速疫苗接種。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補充,政府現正展開明年第二輪接種計劃,將會考慮改購新一代疫苗,今年內將不會有第三款疫苗供港。

政府訂購750萬劑復必泰,約200萬劑已運抵本港,包括因包裝有瑕疵被封的兩個批次,仍有550萬劑疫苗需運抵港。有參與疫苗接種中心營運人士表示,政府未有公佈每批復必泰疫苗來港的時間及數量,除非全部疫苗於5月底前來港,否則若疫苗之後才抵港,理論上應容許市民有更多時間接種。他相信政府是想催谷打針,減少浪費疫苗及配合疫苗氣泡,但估計最少一成疫苗會浪費。

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批評,政府10月起停止接種復必泰變相逼市民打針,「如果你唔想打國產疫苗,就要快啲打復必泰,無助解決市民對疫苗嘅猶豫問題」。

年輕人憂副作用拒打針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亦指出,復必泰是最多人揀選的疫苗,刪減其中一款疫苗,令公眾沒有選擇,絕不理想,「如果屆時仍有大量市民想打復必泰,作為防疫領導如何面對?政府要諗吓諗方法鼓勵市民接種,而唔係畀人覺得好似落閘,你唔接種就無呢個機會」。

政府宣佈將接種年齡降低至16歲,但絕大多數年輕市民均表示無意欲打針,認為疫苗的副作用令人擔憂。25歲的許小姐稱,兩款疫苗均出現多宗副作用病例,「自己條命仔緊要啲定去旅行緊要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