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棄養龜隻個案大增,有龜主除轉交救龜組織,更多無良龜主選擇自行棄養。救龜組織不時接到康文署「救龜召喚」,拯救被棄水池的龜龜,近月救龜組織更發現水塘等郊野地方多了被棄龜隻,當中包括不獲移民的巴西龜。
棄龜熱點由水池到水塘,記者日前與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到香港仔水塘視察,當日於上中下游位置合共發現超過10隻巴西龜被遺棄,黃不排除實際遠遠不止此數,「今日天氣熱,塘底仲有好多龜匿埋未上水」。他歸納,被遺棄水塘的大多屬視為入侵性物種的巴西龜,因此一般國家都拒其移民申請。當日所見,不少巴西龜是手掌大,只有下游位置發現一隻體形較細,約兩吋直徑的龜B。
另一個棄龜熱點是康文署屬下水池,黃指,每個水池發現的龜隻數量驚人,平均數十隻,物種不一,新界某公園一個水池竟發現近300隻龜,非常擠迫,去年兩棲及爬蟲協會出動10次救龜, 每次平均拯救近30隻龜,惟部份出現嚴重健康問題。
他解釋,公園水池或水塘不宜龜隻生活,因為無過濾系統,水質易受龜隻排泄物污染,另外龜隻易因覓食互相攻擊自相殘殺,導致手腳折斷甚至死亡,亦有龜隻因細菌感染致全身潰爛或外殼變形。數星期前,黃接收一隻受感染全身潰爛的「飛河龜」,可惜在見獸醫前已離世。
現時該會有100隻等待領養的龜龜,當中不最多是巴西龜,各有悲慘身世:其中兩隻「祿祿」、「巴打」都是三個月前獲救,其中體形細小的「祿祿」因照顧不善出現反甲變形問題;「姑丈」於去年冬季獲救,逃過凍死一劫、草龜「草泥馬」因飼主移民被棄養亦有反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