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舉案例儆眾 渲染「反華勢力」官媒斥內地生倒灌抗爭

列舉案例儆眾 渲染「反華勢力」
官媒斥內地生倒灌抗爭

【輿論吹奏】《環球時報》昨在國家安全教育日披露四個涉政治安全的典型案例,當中兩個是來港讀書的內地生,他們被指支持反送中示威者,「甚至公開聲稱『光復香港』」,向內地「倒灌」香港的抗爭經驗。時事評論員指,主打涉反送中的內地生是要合理化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並指香港政府及國安人員仍需努力防止香港和內地生被「反華勢力」滲透。

《環球時報》指,今年從國家安全機關得知的個案以政治安全為主,涉案者勾結境外反華勢力或藉赴港讀書,參與「反中亂港」活動。其中一個案例為2017年在香港一間大學攻讀電影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楊姓學生,年約26歲。2018年10月,楊與一個境外「敵對組織」組黨結社,展開反華宣傳,並參與「非法遊行」。

■《環時》報道有內地生因支持反送中損害國安被捕,罪狀包括聲稱「光復香港」。

「耐心教導」 寫逾十萬字悔過

之後,楊某加入一個核心群組「小沙龍」,發佈封殺中企的聯署信,又以WiFi熱點和AirDrop傳播反華宣傳品。前年6月,反送中運動開始,楊轉發聲援抗爭者的推文,並向內地「倒灌」香港抗爭經驗。去年6月,楊被國家安全機關逮捕,「承諾不再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另一名被指在反送中時期遭滲透拉攏的內地生姓陳,年約25歲,2014年起先後在港大和中文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學位,《環時》指陳受香港複雜社會政治環境影響,「在思想和言行上極力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反送中時期,陳發表大量支持抗爭者和攻擊中央政府對港管治的言論,「甚至公開聲稱要『光復香港』」。去年5月,陳在被國安機關審訊時,「對公開聲援『港獨』等違法活動供認不諱」,在被「耐心教導」下,陳的思想被徹底扭轉,寫下十多萬字的悔過書。

林和立:合理化國安法推行

《環時》的報道沒有說明二人是在香港或內地被拘,本報就此向警方查詢,獲回覆「警方不評論個別報道」。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這次案例主打涉反送中的內地生,是北京要說明香港還很容易成為「反華勢力」的橋頭堡,以合理化港版國安法有需要貫徹實施,並提醒香港政府及國安人員要努力防止「反華勢力」透過香港滲透中國或是影響內地生。

至於另外兩個案例則沒有說明與香港有關,當中約22歲的田某為河北高校新聞系學生,報道指他自8歲起便開始收聽境外「反華」媒體廣播節目,進入大學後,田某成為一家西方媒體北京分社的實習記者。2019年,他到外國與20多個組織接觸,並接受當地官員的指令,搜集和提供「污衊抹黑」中國的證據。田某前年6月被指嚴重危害中國政治安全遭拘捕。

最後一個案例則是一名江西張姓男子,他2019年於汕頭工作期間,透過微信認識外國間諜,被對方利誘,每天到解放軍駐汕頭部隊觀察記錄,拍攝港區艦艇舷號的情況。張的父親在去年國家安全日的宣傳中,意識到兒子可能犯罪,便勸說兒子自首。

《環球時報》/《蘋果》記者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