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周,納指從三月的低位作出凌厲反彈,道指表現則較遜色,令人懷疑再膨脹交易(Reflation Trade)是否告一段落。執筆之時,油價因庫存銳減大升5%,紐約期油回升至63美元樓上,美股則個別發展,美債10年債息仍然徘徊在高位1.7厘左右,不肯跌下來。過去一個月,原材料和油價調整頗大,但本欄卻沒有叫人拋售原材料和油股,而是叫投資者忍耐一下,個人認為,再膨脹交易未玩完。
三月份北美洲西岸的天氣,較過去寒冷,進入四月,天氣回暖,人們已經準備就緒迎接夏日,大舉駕車外遊。去年暑假因疫情影響,已經被「偷掉」了,今年的夏天,北美洲的人絕對按耐不住,加上美國(和英國)疫苗接種進度良好,又收到政府每人1400美元的Helicopter Money,絕對可以用「餓鬼出籠」來形容他們對外出旅遊和消費那種飢渴。
美國EIA周三公佈,原油庫存下跌590萬桶(預期250桶), 蒸餾油下跌210萬桶(預期110萬桶),汽油則微升30萬桶,但因較早前另一機構API公佈汽油庫存大升556萬桶,本來令油價受壓,不過EIA公佈的數據化解了市場對汽油需求的憂慮,油價破關而上,早前調整頗大的石油股,如埃克森美孚(XOM)由三月初高位62.55美元,跌至月尾54.5美元,是次調整有機會已見底。隨着油價回升,油股有機會重展升浪。
至於科技股,今次升浪像擺脫了債息高企的陰影,但留意三月底正是美國人收到政府救濟支票的時間,不少年輕人把救濟金投進股市,以科技股和虛擬貨幣佔多數,大行估計資金高達千億美元。若債息持續飆升,救濟金投進股市的資金又開始枯竭,不排除科技股會重新受壓。
王弼
專業投資者,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