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安法下的香港,自我審查隨處可見,高等學府亦不能倖免。路透社報道,香港大學計劃成立委員會,評估外界針對港大有關港版國安法的指控,又會另設小組,關注港版國安法的發展。有教職員質疑,國安法又闊又嚴而且能任意演繹,委員會未必有實際作用。
報道指,港大副校長(教學)何立仁(Ian Holiday)3月18日向高級教職員發信,建議在港大設立兩個機制,務求在國安法的框架下,「盡最大可能」守護「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這兩個港大的核心價值。
這些機制包括一個由何立仁與兩名不同學院的副院長組成的委員會,負責根據學術和專業的法律建議,評估外界針對港大有關港版國安法的指控。港大又會成立一個小組,留意港版國安法的發展。何立仁在信中一再重申,有關做法是為了在遵守國安法的同時,保障學術自由。
有不願具名的港大高級教職員認為,委員會只是象徵式的姿態,以示校方會處理對學術自由的威脅,但國安法又闊又嚴而且能任意演繹,委員會未必有實際作用。港大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稱,對有關報道不作評論。
信件發出的同一天,立場新聞引述消息指,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就2022至25年度學額分配計劃向各院校發出信件,列明宏觀規劃指標,包括要求將港版國安法、憲法及《基本法》教育列為必修科,但未有提出具體建議。教資會主席唐家成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有關信件屬機密,不便評論。
港大近日成左報批鬥目標。港大學生會早前發聲明評論人大「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認為有關方案是終結香港選舉制度。《大公報》其後撰寫千字文批評學生會,並要求校方回應。港大其後回覆稱:「相關言論不能代表全體學生,更不能代表香港大學的立場……對他們發表情緒化的政治宣言,(校方)表示強烈不認同。」港大甚至聲稱會全面審視大學與學生會的關係,以便釐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