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來,才發現前夜十一點正傳來Z訊息:「人生無常,平安健康就是福」,此話沒錯,無常,非常正常日常,很多人都說過。不曉得有誰沒收到過,又有多少人認真過。
這一次,收到當下暗忖,可能有事。為什麼會覺得發生了什麼事?
一,通常感慨人生無常,未必有後理,通常有前文。不是有公眾人物忽傳死訊,就是有身邊人猝逝,才會想到人命脆弱如葉。這一通訊息沒頭沒尾,直接跳到結論,未免可疑,應該還有後續。最近名人去世消息特多,也不過是即日隔天會反應,當然還有重大天災人禍,若對太魯閣事故事後感,這位台灣朋友一向心熱,不必用兩個星期時間消化。
二,發訊息時間是半夜,誰會為誰風露立中宵,然後感悟到「人生無常」,就發個訊息給朋友?尤其是Z明日還要早起上班,即使不是親朋戚友有事,就是他本人心裏有事;後面加一句「平安健康就是福」,雖然等於阿媽是女人,起碼證明不是忽患危疾,否則會說「身體健康才是一切」之類。
稍稍推理一下,發訊息回Z,想到他是日理萬機的行政高層,不適合直接問「有什麼事嗎?」,而且T認為想說的時候,會自動獻身,關切過度也是壓力。於是只寫了「無常,誰說不是啊」。人與人交往,體貼對方處境有必要,到這地步又是否必然。
黃昏後Z直接打給我說:「我沒事啊。」我說:「你這不是要嚇死人嗎?」Z說:「欸,嚇到你什麼啦,就問候一下。平安健康是福,互相鼓勵嘛。」我說:「那好端端又講什麼人生無常呢?」
Z頓了一下說:「昨晚臨睡前,只是為了計畫趕不上變化煩擾,還是睡得好對健康有好處,就發給你了。」我說:「就這樣?」Z說:「不然呢?既然無常是儆醒,一定要事發才說,不是遲了那麼一點點嗎?」
他這則訊息最初沒由頭,我倒把思前想後的來龍去脈報上。Z說:「先謝謝願意花了些時間為我推理,好感動。可是為什麼一個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講一講就這樣緊張,那是用來說好聽的嗎?」
我說:「不是,太多心裏有事的人,出事後身邊人才回頭追蹤留言,如果第一時間就有人問他、聽他,就有機會挽回。」Z說:「是嗎?說人生無常也要有說的常規,那祝福你健康,就暗示我健康出了問題?」我說:「是的,是的,以後別沒事半夜嚇人就好。」
若這是推理短篇,必然被視為爛尾。現實不是小說,沒理可講不一定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