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京奧運距今不足百日。惟對於NIKE等捲入新疆棉風波的體育用品品牌,中國體育界卻態度曖昧,包括中國國家足球隊等,均未有與該些品牌斷絕合作。直到前日(13日)東京奧運會女足預選賽,國家隊球員仍身穿NIKE球衣出戰。有內地知名體育評論人直言,中國運動員極度依賴有關品牌提供的裝備,若臨時換裝,將嚴重影響東京奧運成績。
內地民間持續抵制拒用新疆棉的海外品牌,對於作為中國國家足球隊球衣贊助商的NIKE等,不少網民亦呼籲解約,但除有中超球隊遮蓋球衣上有關品牌商標,及足協內部會議譴責外,體育界至今未積極參與杯葛。
奧運會女子足球項目前日舉行亞洲區預選賽附加賽,中國隊球員身上穿着的球衣仍是NIKE贊助。此外,男、女籃球國家隊隊及田徑國家隊,NIKE亦是主要贊助商。當紅男籃名將易建聯、郭艾倫等,亦為該品牌代言人。
其中,國足與NIKE簽訂12年合約,價值10億元人民幣(約11.87億港元),2026年底到期。去年1月NIKE又與中國田徑協會提前續約12年,合作期至2032年,橫跨三屆奧運及世錦賽等國際大賽。籃球國家隊亦於2018年與NIKE續約10年,贊助金額保密。同樣拒用新疆棉的adidas則是中國女排的球衣贊助商。
國際品牌贊助佔據中國體壇半壁江山,其提供的裝備更對中國隊表現有關鍵影響。內地體育專欄作家張賓在《體育產業獨立評論》撰文指,體育界與娛樂圈不同,其合約涉及特製裝備,「一些正備戰東京奧運會的國字號隊伍也簽約了NIKE、adidas等品牌,他們對裝備有極高依賴性,例如百米飛人蘇炳添。現距離東京奧運開幕僅餘3個多月,若臨時更換裝備,特別在田徑、游泳等對裝備要求極高的項目上,將對奧運成績帶來致命影響」。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向本報指,一般運動員贊助分兩種,包括資金贊助和物質贊助,前者會提供出場贊助費,後者則贊助球衣、裝備、食宿等。
雙方簽訂的協議書內必然會列明提早解約的條件。國家隊倘要在奧運會前與NIKE或adidas等割席,除非雙方同意,否則就需要賠償。
專注日本研究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李世暉分析,東京奧運時中國隊或不會穿上捲入新疆棉花風波的產品,但估計中國會大力支持日本舉行奧運,因中國亦希望順利舉辦2022年冬奧,雙方會彼此支持,不會將南海等議題綑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