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怪談︱補選連敗 文在寅成跛腳鴨(鍾樂偉)

國際怪談︱補選連敗 文在寅成跛腳鴨(鍾樂偉)

4月7日是韓國兩大城市首爾與釜山的市長補選日。這次補選,即便兩名原市長朴元淳和吳巨敦各自因性醜聞離開崗位,乘着去年國會大勝之勢,共同民主黨仍相信有機會穩住市長之位。沒想到一場因韓國土地住宅公社(LH)引爆的圈地炒賣醜聞,令其選情急轉直下,最終把兩市長位置拱手讓予在野國民力量。在首爾,共同民主黨的朴映宣敗給了相隔11年再次出選的前市長吳世勳。釜山方面,國民力量朴亨埈更以約30個百分點的差距,大勝共同民主黨金榮春。由於離明年韓國總統大選只有不足一年時間,而這次是國民力量自前總統朴槿惠被彈劾下台,五年內多次敗選後初嘗勝果;如今民望略見回潮的國民力量,明年能否挑戰青瓦台的寶座,從這次選舉中也能看出一定端倪。

釜山向來都是保守派掌控之地,進步派只曾在上屆乘倒朴熱潮成功逆轉,由吳巨敦當選市長,因而這次國民力量朴亨埈大勝對手,結果並不意外。保守派自2016年朴槿惠被彈劾下台以後,不但在後來的2017年總統補選與2018年地方選舉與國會補選連敗兩次,到了去年國會選舉,更遭受數十年來最大敗績,讓共同民主黨取得關鍵的國會五分三席次。選情一直兵敗如山倒的保守派,原來民意支持度多年來只能維持約兩成左右,未見起色。如今能借重奪首爾與釜山兩大市長席位回朝,相信對來年挑戰青瓦台打下強心針,選情或不如早前預計般一面倒。

圈地事件成形勢改變關鍵

原來選情一直對執政黨候選人朴映宣有利,去年底至今年初,她都在民調中領先對手,大有機會成為首爾首位女市長。只是,踏入3月以後,當有媒體踢爆韓國土地住宅公社內數十名員工與不少執政黨國會議員,在政權公佈發展京畿道光明市與始興市房地產計劃之前,竟預先大舉買入當地地皮,然後借發展收地而巧取豪奪獲取暴利後,輿論便開始一面倒大力抨擊文在寅與其政黨,指摘他們是上台以來,首爾市房地產價格暴升近50%的主因。受此事件影響,文在寅政府的民望直插至當選以來最低,只有約30%,朴映宣的選情也遭波及,從領先到大大落後給國民力量的吳世勳。

LH房地產事件絕對是影響這次市長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尤其對20至30歲生活在首爾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眼見過去數年首爾樓價攀升,收入卻遠遠追不上房價增長幅度。目睹執政黨的圈地歪風,失望之餘新世代更是感到憤怒,因而決定把他們的選票,全投向保守派吳世勳身上。從已公開的投票意向數字可見,20歲一代的選民,當中七成支持吳世勳,這跟原來該黨的主要支持群組,60歲以上一代的投票意向大致相同,足見LH房地產事件實在改變了年輕人的投票意向。以抨擊文在寅作競選口號的國民力量,在這次連取兩大市長位置後,民意度已從低位回升至三成多左右,跟共同民主黨不相伯仲。距離明年大選雖然還有11個月,但對在野派別而言,如今獲得久違了的勝利,對其預備來年大選的工作,絕對有一定的鼓舞作用。

另一方面,失去兩市市長位置,共同民主黨遭到近年最大的選情痛擊,民望亦隨LH房地產事件不斷下跌。總統文在寅在只有不足一年的餘下任期,無可避免地將進一步成為跛腳鴨。如往時每一位韓國總統在任的最後一年一樣,由於制度上個人不能連任,但其形象將影響執政黨能否繼續執政,所以一般執政黨目睹總統民意一直下滑,黨內除了會放棄幫助總統推動新施政,更會力推走不同路線的新候選人「洗底」。如是者,跟文在寅不咬弦,現京畿道知事李在明下年出選的機會便比同黨內的李洛淵與丁世均,更高唱入雲。下屆韓國總統選舉,將會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惡鬥。

鍾樂偉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東北亞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