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慣「西客」溝通有優勢 疫下轉職保險團隊 空姐收入翻倍

湊慣「西客」溝通有優勢 
疫下轉職保險團隊 空姐收入翻倍

【本報訊】「空姐」曾經是畢業生夢寐以求的工作,每年招聘會皆人山人海,奈何現時成為疫情下的重災區,幸好湊慣「西客」的空姐名聲甚佳,「優先聘請空姐」的招聘廣告比比皆是,更有保險經理睇中其優勢,組成一隊十多人的空姐保險團隊。其中在港龍任職六年的Kate轉職保險半年,收入已較空姐時期翻倍,「大家都唔捨得港龍呢個品牌,但呢個機會令我跳出comfort zone,因為空姐呢份工好難做一世。」

在保誠任職資深經理的Albert,半年前拓展下線,請來Kate及另一位港龍空少Brian ,之後陸續邀請更多空姐入職,並在fb及IG開設「空姐保險」專頁吸like。Albert認為空姐較其他人任職保險更有優勢,「佢哋係要加強財經知識,但航空業同保險有共通點,係佢哋對住客人完全冇問題,溝通好好,處理突發事好有經驗。」他透露,以往曾請過部份新人,在行內一年半載也簽不到一張單,但Kate及Brian首個月已有單,「甚至佢第一日已問我個保險牌出到未,因為趕住簽單。」同時,空中服務員上班通常不定時,比較適應保險業的工作時間。

■有保險經理睇中空姐的優勢,組成一隊十多人的「空姐保險團隊」。

倘通關也不會重操故業

Kate透露,任職半年已連升兩級,收入較空姐時期翻倍,有信心今年可打入「百萬圓桌」俱樂部。Albert指初期他們做了一輪航空業保單,「以前國泰佢哋員工福利係超級好,但失業後先發現冇保障,咁我哋有做過機師嘅單,反應好,現時專做本地人生意,大陸客係冇晒,好多大陸嘅單落晒去澳門嗰邊。」

一眾受訪空姐掛在嘴邊的,就是湊「西客」經驗,Brian笑言:「曾經有客人因為我冇幫佢搬行李,佢就直接掉個行李上去,整爛exit sign,成架機delay咗3個鐘。呢行好多千奇百怪事。」不過識湊客與簽單是兩回事,Kate坦言一開始轉行要跨過自己心魔,「好驚啲朋友覺得我做保險聯絡佢,係想sell佢,不過做咗半年,我嘅改變係,要令唔鍾意你嘅人都鍾意你。」

■Kate(右二)任職保險半年,收入已較空姐時期翻倍,並有信心打入「百萬圓桌」俱樂部。

各大保險公司疫市擴張

今次跟7名空姐保險成員訪問,感受到她們自信的「氣場」,沒有失業的氣餒感覺。很多人認為只要各國通關,很多空姐會重操故業,Kate就堅決指出不會再做空姐,「我做咗呢行6年,腰痛都痛咗3年,不停咁睇醫生同入院,喺機艙上上落落,身體多咗好多毛病。」直至港龍結業裁員,令她順理成章轉行。

事實上,各保險公司均在疫情期間擴張。保誠發言人指,2020年至今年2月期間,已增聘超過3,500名理財顧問,當中約有15%來自航空業、酒店業與貿易及零售業。宏利香港發言人亦指,代理人數截至去年底,創下超過10,700人的新高,今年會繼續積極招聘。友邦香港發言人指,截至去年底有超過20,000名財務策劃顧問,去年第四季有超過四成入職者來自金融及銀行、酒店及旅遊和銷售及市場行業;今年招聘目標為6,000人。

■即使將來各國通關,Kate也指不會再做空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