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立法會選區以往分五大區,合共35席,閹割之後直選議席縮水至20席,由新劃的十個選區選出兩個議員。未來10大選區,五個在新界、三個在九龍、兩個在港島,當中民主派在區議會大勝的沙田和黃大仙區,連同元朗區慘遭一劏為二。有區議員批評新劃界令社區支離破碎,揶揄沙田出現「界限街」,一街之隔就分割成「新界東南」和「新界東北」,更有機會打亂區內交通規劃。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鄧忍光否認割裂社區,稱是考慮人口基數,希望每個選區的人口分佈平均。選區重新劃界,一般要由選舉管理委員會進行公眾諮詢,但今次卻「秘密」進行,鄧指因為諮詢涉及「一段相當長時間」,時間表實際上做不到,劃界完全跟從選管會採用的原則,亦不會影響18區民政事務處工作。
新十大選區,香港島由一區分拆成「東、西」,香港東即東區和灣仔區,香港西即中西區、南區和離島。九龍就由原本兩區變成「東、中、西」三區,觀塘、黃大仙東南部為九龍東,九龍城及黃大仙西北部為九龍中,油尖旺和深水埗為九龍西。新界由本來的兩區拆開成五區,北區及元朗西北部為新界北,屯門和元朗東南部為新界西北,葵青及荃灣為新界西南,西貢和沙田東部是新界東南,大埔和沙田西部為新界東北。
選管會以往的劃界經常強調社區完整性,但今次零諮詢劃界,元朗、沙田和黃大仙三個社區被拆散,沙田區被分成東、西兩部份,分別被編配到立法會的新界東南和新界東北兩區;黃大仙則被分拆為東南、西北兩邊;元朗區被劃分為新界西北及新界北。
就以新界東北及新界東南為例,沙田帝怡選區因部份區域與新界東北連接,結果全區劃入新界東北,但在新界東南選區範圍的私人屋苑帝堡城等,卻無端變成新界東北選區。
多名區議員批評新劃界令居民感覺混亂,沙田區議會副主席黃學禮直言今次選區劃界奇怪,居民將來「都唔知向邊個區求助」。沙田第一城區議員黃文萱以「笑話」形容新劃界,將來一條插桅杆街將變成新「界限街」,一街之隔一邊是新界東南,另一邊則是新界東北。黃又指廣康及廣源靠近沙田,區內交通本來與沙田一併規劃,但新劃界後兩個細區撥入新界東南,與西貢及馬鞍山併成一塊,居民求助分分鐘要「跨區」。
元朗區議會主席黃偉賢指出,今次劃界明顯是政治考慮,政府完全沒有理據將元朗一分為二,他舉例行走屯元天輕鐵規劃和路線問題,一向是新界西議題,但將天水圍劏走後,輕鐵成為新界西北及新界北的問題,或釀成兩區之間的爭拗。
新劃界之下,部份人口較少的區將會合併到另一大區,人口懸殊令部份細區有機會成為「孤兒仔」,例如新的香港島東由整個東區區議會及灣仔區議會組成,但東區人口佔32萬,灣仔只佔7.5萬,議席只得兩個,候選人若在東區拎夠票,可以置灣仔不顧。同樣情況亦發生在九龍東,4.4萬名黃大仙區居民與39萬觀塘區居民同劃為同一區,只佔一成,影響力相當有限。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