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被迫「借出」港口

斯里蘭卡被迫「借出」港口

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等機構聯合發表了題為《中國如何放貸:與外國政府簽訂百份債務合約的罕見調查》,指證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對多國進行「債務陷阱外交」之實例與手法。斯里蘭卡、老撾等貧窮國家,更在債務壓力下,向中國「借出」港口等重要資產。

報告指出,中國藉由「一帶一路」為舉債國提供高額基建貸款,成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最大債權國。然而,中國常「禁止舉債國公開貸款條件」,甚至要求對方對外否認協議。報告分析了2000年至2020年中國與24國簽署的100份貸款協議,發現中國貸款條件苛刻,如舉債國與中國斷交或「傷害中國機構的利益」等,中國有權單方面解約,並有權要求立刻還款,也時常要求舉債國用戰略資源做抵押。

老撾「國家電網被整碗捧走」

不過,貪求中國資金挹注的舉債國,還是會因借貸走入陷阱。例如斯里蘭卡因拖欠中國基建債務,2017年12月被迫將某港口租給中國99年,但後來因租約有誤,租借期被增至198年。老撾則在債務違約壓力下,讓南方電網獲得老撾電力控股權,國際輿論形容老撾「國家電網被整碗捧走」。

據悉,路孚特(Refinitiv)數據庫指出,如今已有130多國與中國簽署了200多份一帶一路相關協議,專案多達2,600項,涉額3.7萬億美元(約28.76萬億港元)。近期美國、日本、歐洲、澳洲正醞釀「一帶一路」替代方案以及抵制行動,日本首相菅義偉4月16日訪美,也將與拜登討論更高水準與透明化的替代方案,並可望達成初步協議。

全球發展中心 /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