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股淘金】香港建設股東最後逃生門 - 聶振邦

【聶股淘金】香港建設股東最後逃生門 - 聶振邦

香港建設(190)早前公佈私有化建議,有關決議案表決將於4月23日早上召開法院會議及股東特別大會,獨立股東的每一票對於私有化能否成功通過是非常關鍵的。若成功私有化,可說是持股者的最後逃生門;一旦私有化失敗,持股者要有股價回到1月12日宣佈私有化前收報3.63元的心理準備,即較4月以來股價於7.75元水平大瀉超過五成。

公司連續三年(2018至2020年)純利倒退,反映即或去年未有疫情出現,公司業務發展已見嚴峻,目前外圍環境及經營條件困難,無法預測困境要持續多久。純利持續倒退令公司財政狀況轉差,截至去年底,借款總額及應付一名股東款項高近35億元,較2019年底不足32億元增加超過一成。受限制現金只有約8,850萬元,較2019年超過2億元銳減近五成六。上述債項亦令公司的淨負債權益比率由2019年的4%,大幅增至2020年的14%,上升超過2.5倍。

公司股價表現亦叫人失望,自2015年7月以來,股價一直低於8元,於2015年7月高見7.375元(經25合1調整),與現於7.75元水平相距僅約5%。即或計及期間合共派發0.9元股息,年均回報率少於3%,與公司每股淨值的增長率2.23%相若,引證了長線投資價值極低。公司於今年1月17日宣佈私有化安排,向公眾股東提出要約價8元,可視為長期持有股份者的「逃生門」。

聶振邦

獨立股評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