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之人與事,總有可憐之處,撿到槍,替對手增加子彈,可憐更可笑。僅能憑爆買洩盡一口烏氣,爽到想笑,又何嘗不可悲,好在可悲之事,可見香港人可愛之處。
可愛總帶點天真,於是也有可怖之人,跟我以陰謀論解剖黃人撐黃店,有點天真,有時幼稚,上了商人本色當,借用黃色當宣傳。
我只笑說:天真有什麼不好?拆開來就是天生真率,假盛世中,千金也難買真性情。
可怖之人問:怎麼知道那些名列「黃」店,有沒有藉這次事件,消費阿布泰提高知名度?例如,真的只是舉例而已,例如那間撐阿布泰的理髮店,免費送焗油送什麼的,即使有七分真心,另外三分也可以是普遍營商手法。免費試用,同時也借用黃絲真誠,拉顧客過來,連贈券都省去印刷費,是絕佳免費宣傳機會。有第一次免費,就可能有下次回頭光顧,建立習慣性消費。
我笑得更大聲回他:就算是給消費好了,黃色消費者至少因此享受了免費服務,會不會回頭有下次,就看值不值得,黃絲一回頭,已是精明消費者之身。你一向不懷疑黃店門檻太低,再質疑僅憑政治取態,敵不過自由經濟消費原則,不能持久,甚至違反經濟學市場邏輯。
最初港官與建制學者同時發表高論,也跟你所說同調。可惜,有更多經濟學者,更早已有更多更嚴謹的學術論文,探討顏色經濟圈來龍去脈。用消費力去表態、爭取社會變革,可以追溯到南非黑人抵制白色經濟圈,對白人政府統治構成壓力。
這次阿布泰狂潮,雖然不可能「完善」市長的嘴臉、改變教育局長嚴控教師的決心,用市場抗爭表態總算超標達成。至於黃店是正黃色還是藍底跟淺黃兩溝,變成青店,哈哈哈,這個就不必操心。黃色茶餐廳鬧出假黃真青澀事件,也不只一兩宗,先不管店東大喊冤枉是否實情,是否出於黃色內鬨,可見黃人沒有放棄監察者任務。
至於違反經濟學市場邏輯,哈哈哈,你剛才所說知名度不高黃店,以商人本色消費阿布泰消費者,這不是正好合乎市場邏輯?黃絲不是港豬,非典型舊香港人,也不會失去香港精神:靈活中有原則、精明中有愛心,如水流動應對新常態,自然更會辨認新黃店。
對任何事情先保持懷疑,應該的,什麼也可以不相信,但我堅定相信香港人的智慧與堅韌。
可畏之人說:好,也不是沒道理,不過疑惑太多,先讓我想一下,明天跟你再談。
我說:好,那就明天見吧。